11月11日,“四明星火耀甬城”宁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宣传行动启幕。
活动以“革命文物活态传承”为核心,通过“回望·当下·未来”三大篇章,诠释宁波抗战精神,让红色基因在四明大地上薪火相传。
活动在庄重的“星火启幕”环节中拉开序幕,一段黑白默片风格的历史纪录片剪辑《山河记忆》,将观众带回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斑驳的影像里,抗战硝烟依稀可见,珍贵史料中,效实中学等学校1937年西迁的足迹清晰可循。
抗战期间,教育火种未熄,师生们怀揣家国大义,辗转迁徙,求知真理,用坚韧守护着家国复兴的星星之火。
效实西迁亲历者李庆坤校长之子李君平登台访谈,深情讲述父辈在迁校办学过程中历经的艰辛与坚守,让观众感受到战乱中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当歌曲《在和平年代》的旋律缓缓响起,历史与今日,在时空中回响共鸣。
一件文物,一段历史。一支钢笔,见证一段热血青春。情景讲述《钢笔的证言》以朱镜我烈士的遗物钢笔为核心道具,还原了这位新四军宣传部长以笔为枪、投身革命宣传的热血事迹。
文物修复纪实《青春守护》通过宁波财经学院“我为烈士修遗物”项目视频,呈现了学生们修复林勃烈士书信的细致过程:在宁波镇海区档案馆里,一封家书已静静躺了80多年。信纸泛黄,边角微卷,字迹却依然清晰——这是抗日烈士林勃,在生命的最后写给恋人余也萍的绝笔。伴随学生深情朗诵的烈士家书,80多年前抗日烈士林勃与恋人余也萍的真挚情感与家国大义令人动容。
浙东抗日根据地讲解员以旧址修缮为例,结合修缮前后对比图,生动阐释“保护即传承”的理念,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现场两项重磅环节,为红色传承注入新的灵魂——
宁波·黄冈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协同研究中心成立,将推动两地文保机构、高校及科研单位深化合作,为革命文物普查、研究、保护、利用提供智力支撑。
“四明星火耀甬城”红色研学游营地授旗仪式上,嘉宾为宁波教育博物馆、江北慈湖烈士陵园、镇海朱枫纪念馆、鄞州沙氏故居等营地代表授旗,标志着宁波红色研学实践迈上新台阶。情景剧《四明山妈妈》以艺术化形式再现革命年代的军民鱼水情,传递着红色精神的生生不息。记者 顾嘉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