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马肛肠”到区域标杆

宁波市第九医院肛肠外科 四十载耕耘破“难”前行

九院肛肠外科彭联明主任(右)正在手术。

7年,15次手术,未能治愈的复杂性肛瘘,在宁波市第九医院得到有效治疗。这一疑难病例的成功攻克,是该院肛肠外科40年厚积薄发、锐意进取的缩影。

从昔日闻名甬城的“中马肛肠”,到如今引领区域的标杆学科,该科凭借微创无痛技术与攻克疑难重症的硬实力,让众多患者重获新生。

1

7年病痛一朝除

攻坚克难显实力

被复杂性肛瘘折磨7年、历经15次手术均告失败的张师傅,在近乎绝望之际,在宁波市第九医院迎来了转机。2024年4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名医工作室在此落户,为他带来了最后的希望。

该院肛肠外科主任彭联明介绍,患者肛周因长期溃烂已被疤痕覆盖,臀部组织因脓腔侵蚀形成了多条相互通连的“隧道”,病情极为复杂。凭借精湛技术,来自中山六院的林宏城教授成功找到了那个位置极深、紧贴直肠的致病脓腔,并实施了旨在根治的手术。术后张师傅恢复良好,终于摆脱了困扰他7年的梦魇。

这一成功案例,标志着九院肛肠外科在疑难盆底疾病领域已具备强大的攻坚能力,成为此类患者信赖的终点站。

2

40年积淀,从“一间半楼”到“区域龙头”

宁波市第九医院肛肠外科的辉煌,奠基于40年前的筚路蓝缕。

1984年,创始人蒋孝天院长在中马卫生院率先在宁波地区树起肛肠专科的旗帜。当时,科室病人一度占满一层半楼,“中马肛肠医院”的名声不胫而走,在那个大多医院尚无肛肠病房的年代,已初具规模。

1994年,医院升级为江北区人民医院,肛肠科成为重点学科。2010年,医院更名为宁波市第九医院,肛肠外科也随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40年薪火相传,科室历经蒋孝天、陆稚波、邬建奋、彭联明四任学科带头人,见证了学科从传统开腹手术向微创化、精准化、舒适化的时代跨越。

“我们立足于肛肠良性疾病,不断寻求技术突破。”作为学科带头人,彭联明主任介绍说,科室先后在宁波地区率先引进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RPH(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等微创技术,让痔疮手术变得更快、出血更少、疼痛更轻。

在技术迭代的同时,科室更将“无痛病房”理念率先引入宁波,从术前、术中到术后,通过多模式镇痛、中医药辅助等一整套方案,实现诊疗的舒适化变革,极大减轻了患者的恐惧与痛苦。

3

从“微创无痛”到“疑难攻坚”,打造肛肠诊疗新高地

历经40年积淀,如今的宁波市第九医院肛肠外科已是县级医学龙头学科、区级重点学科,但他们并未止步于对常见病的精益求精,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肛肠疑难重症与功能性疾病。

2024年4月与广州中山六院的携手,是学科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名医工作室成立一年来,已成功救治多位多次手术未愈的复杂肛瘘、超低位保肛等疑难患者,影响力辐射至温州、杭州乃至省外。“现在同行碰到的很多肛肠疑难病例,都会推荐到我们这里来,找中山六院的专家寻求解决。”彭联明说。

展望未来,科室方向明确:一方面,继续深化微创、无痛、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加强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肠镜下干预。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炎症性肠病(如克隆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顽固性便秘等功能性肛肠疾病日益增多。“这些病虽非癌症,但一旦罹患,往往会困扰终生。”彭联明表示,科室将把更多精力投向这一领域,继续打造肛肠诊疗新高地,力求为这类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新的时代继续谱写仁济天下的篇章。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