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天未寒,秋色最斑斓

宁波秋色最美的时节来了

银杏,摄于海曙区横街镇。

金钱松,摄于茅镬古树公园。

枫香,摄于海曙区龙观乡。

荻花,摄于海曙区龙观乡。

“暖随重九过,寒待立冬来。”这两句出自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的诗,还真的很符合今年的时间节点:仅一周多前,我们刚过了九九重阳节,现在又马上迎来了立冬节气。

1

北方很多地区

“立冬”已入冬

2025年11月7日,立冬。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在中国北方很多地区,此时确已入冬;不过,对于宁波来说,真正的冬天还早着呢——因为,宁波常年入冬时间要到12月4日左右。

古人认为,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对于上述一候、二候,我们很好理解,就是天寒地冻的意思。而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是在说啥呢?雉,即野生的雉鸡,俗称野鸡;蜃,为大蛤;大水,指大海。古人觉得,在立冬后,野鸡也少见了,而在海边却可以看到斑纹与野鸡的羽色类似的大贝壳,便认为这些贝类是雉鸡所化。

其实,类似的说法在寒露节气第二候中就有,即“雀入大水为蛤”。现在大家都知道,随着天气转寒,北方雀鸟减少,主要是因为很多鸟往南方迁徙,前往越冬地了,并非入海为蛤。不过,野鸡通常为留鸟,并不迁徙,而古人也认为它们入冬后化为蛤,这个有点令人费解。

总之,以上立冬的物候,比较适用于节气的起源地,即黄河中下游的部分地区。

2

宁波的“立冬”

却是秋色最美时节

而对于宁波来说,在立冬时节(多数为11月7日至21日),恰恰是秋意最浓、秋色最美的时候。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气温逐步走低,昼夜温差较大,使得草木的叶子每一天都在加快变色。不知不觉间,城里色彩斑斓,山中层林尽染,犹如大自然这个天才画家一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处处都是美丽的秋景。

凭记者20年的自然观察经验,在宁波,秋色非常宜人的时间段,当属11月中旬至12月初(正处于立冬与小雪节气期间),尤其是在11月20日前后为最佳。

那么,主要有哪些植物“贡献”了这么美的秋色呢?这里列举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若干种,如银杏、枫香、乌桕、鸡爪槭、无患子、鹅掌楸、金钱松、海滨木槿、荻等。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在宁波城区有栽种,甚为常见。

银杏为高大乔木,在宁波山里多古银杏树,而在市区的月湖公园亦有著名的院士林可赏银杏。通常来说,城区银杏变黄的时间比山区晚一点,要到11月下旬才适合观赏。

枫香与乌桕也是极美的观叶树种,在宁波城乡各地均可见到。它们的秋叶由绿慢慢转黄,然后再变为深红,色彩层次特别丰富。有时在同一棵树上可看到绿、黄、橙、红等等多种颜色。

鸡爪槭,俗称红枫,在宁波公园绿地中常见,因其叶子呈掌状分裂,酷似鸡爪,故名。

无患子也是市区绿地中的常见景观树种,深秋叶子明黄,果实累累,甚为好看。无患子的果实在揉碎浸泡后还可以产生天然皂液,可用于洗手、洗头。

鹅掌楸的叶子形状奇特,像是一件晾着的衣服,故有俗称叫“马褂木”。这种树在宁波街头也多有种植,比如在江厦公园旁的路边就有很多,目前其叶子已有一部分变黄了。

金钱松在宁波山里甚多,特别是在海曙章水镇的毛镬古树公园,有着树龄上千年的“金钱松之王”。毛镬的金钱松特别高大挺拔,每年秋末,叶子金黄,看上去古朴苍劲,令人十分震撼。

海滨木槿是很有乡土特色的植物。此为锦葵科木槿属的落叶灌木(少数长成小乔木),花叶俱美,属于浙江省重点保护珍稀野生植物。野生海滨木槿只分布在海滨潮间带的上限处,不过目前在鄞州公园等地也有种植,大家可就近观赏。海滨木槿的叶形很雅致,颇像古典绘画中仕女所用的小团扇。到了秋天,这些小“团扇”慢慢由绿转红,最后成为火红色。

前面提到的都是树木,而最后要介绍的荻,则属于禾本科植物。说到荻,估计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唐朝白居易《琵琶行》的开头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荻通常生于水边,花果期在秋季。记者曾在海曙龙观乡的外牌楼水库旁见到过大片荻花。那地方处于溪流与水库的相接处,是一片小型湿地,长满了荻,像是一个处在山谷深处的芦苇荡。

当年,11月中旬,大片洁白的荻花迎风起伏,映衬着碧蓝的水面以及附近的秋叶斑斓的树林,分外美丽。运气好的话,甚至还能见到前来越冬的野生鸳鸯,它们优哉游哉地游过荻花的倒影,真是天然的生态美景。记者 张海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