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杜医生了!我这几年一直睡不好,没想到在这儿两个多月就看好了!”日前,在江北区甬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多岁的黄阿姨将一面锦旗送到了中医睡眠障碍门诊杜春辉医生手中,称赞杜医生妙手解眠除结节。困扰她5年之久的失眠、烦躁乃至甲状腺结节,经他之手都迎刃而解了。
在该中心,杜春辉常跟人调侃说,自己是个“不太正经”的医生。他不推崇一味让患者用药,而采用一套独特的疗法,身心皆治,成了患者口中那个能“疗心”的人。
攻心为上,“拒诊”患者反赢信任
杜春辉的中医诊室,患者说更像是个温暖的“解忧杂货铺”。杜春辉说,前来调理睡眠的患者,十有八九根源在于肝郁气滞,一种由情绪堵塞导致的身体失调。这种情况下,单纯用疏肝解郁的药和针,效果终归有限,因此他比较喜欢给病人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用一个时髦的词说,就是给他们提供在别处难以获得的“情绪价值”。
这份对“心结”的重视,甚至让他有过“原则性拒诊”的经历。一位姓沈的大姐因长期跟老公拌嘴、生闷气,导致肝火旺盛,整夜失眠。初次问诊,她带着试探的心态说,“你先给我治一次试一试”。“我听完直接就拒绝了。”杜春辉回忆说,“我告诉她,看病治疗不是到饭店吃饭,尝一口就行,必须得有连续性和信任。如果你不能按我的疗程来,我宁愿不给你治。”这番看似不近人情的话,反而让沈大姐下定决心。
随后,杜医生通过针灸为她疏肝解郁,更在一次次看似闲聊的问诊中,引导她疏通情绪。渐渐地,沈大姐的心结解开了,回家竟开始夸赞老公,心态变平和以后,睡眠质量也随之提升。
疏导为方,医生教患者如何“骂”出来
面对那些情绪“堵车”特别严重的患者,杜春辉的方子有时更出人意料,却直指要害。
30多岁高女士青春靓丽,平日非常注重美容,却因长期使用化妆品导致皮肤角质层变薄,脸部稍经日晒就异常泛红。这个“面子”问题让她陷入了严重的容貌焦虑。
“她来门诊时,整个人六神无主,反复就说一句话:‘我以后怎么办?我这个脸怎么见人?’”杜春辉回忆说,当时的高女士,白天焦虑,晚上更是彻夜不眠,同时服用着4种抗焦虑药和安眠药。
经过针灸、磁疗等治疗后,高女士的睡眠虽有改善,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仍如影随形,甚至会在晚上打电话向他求助。“实在没办法了,我就采用了最极端的方式。”杜春辉说,“我告诉她,如果你心里实在愤怒,可以骂出来,把不满宣泄出来。”可高女士说:“我不会骂人,这多没修养。”杜春辉便开玩笑地引导:“你实在不好意思,就骂我好嘞,随便骂没关系!”在他的鼓励下,高女士竟然终于骂出了几句,随后反馈:骂完心里确实舒服了。
这道特殊的宣泄处方,配合常规治疗,成了高女士康复的转折点。经过随后1个月的调理,她的焦虑情绪明显缓解。
疗心为本,提供“情绪价值”的基层医生
在杜春辉看来,身体瘀堵易通,心灵郁结难解。因此他不拘泥于传统问诊形式,而是用笑话、玩笑和推心置腹的交谈,为患者创造一个可以彻底放松的心理空间。
“这些‘情绪价值’,是他们在家庭、单位等很多地方体会不到的。”杜春辉说。也正因如此,才有病人会笑着对他说,到你们这里扎针会“上瘾”的,几天不来,感觉就少点什么。这瘾,或许不只是源于针灸的功效,更是源于那份被理解、被疏导、被治愈的温暖。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蔡艳艳 翁梦静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