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成熟产业链也有想象力

“上市公司走进国家级经开区”首站走进宁波

活动现场。

当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素以“埋头做事”著称的宁波,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讲述高质量发展新故事。

10月30日,“上市公司走进国家级经开区”系列活动首站走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宁波经开区),为上市公司与国家级经开区搭建起务实合作的高端平台。

深度赋能“AI+制造”场景落地

活动现场,上市公司代表对宁波经开区的产业生态给予高度评价。腾讯控股副总裁马斌表示:“这里既有成熟产业链的托底,也有面向未来的想象力。”

他透露,腾讯在宁波建设的AI算力中心已为本地企业提供超2000万小时GPU支持,未来将持续加大AI研发资源倾斜,深度赋能“AI+制造”场景落地。

迪信通副总裁陈京生同样看好这里的创新土壤,他指出,宁波经开区在新能源、特种机器人等领域的丰富应用场景,以及政府对高科技项目的强力支持,为企业创新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企业的信心源自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宁波翌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春以亲身经历佐证:“我们的PMN-PT晶体已进入量产阶段,明年有望实现规模化销售,将加速下一代医疗影像技术革新。依托宁波经开区的产业集聚和政府‘保姆式’服务,研发周期大大缩短,成本显著下降,这让我们有信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现在要学会讲好自己的故事”

这场对话的背后,是宁波经开区作为长三角重要增长极的坚实底气。2025年前三季度,其所在的北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264.03亿元,同比增长5.7%;外贸进出口总额3718.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2.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幅达42.6%。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浪潮,宁波经开区正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在灵峰现代产业园,拓普、旭升等企业相继布局丝杠、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部件项目,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园初具雏形;芯港小镇作为全省重点集成电路基地,已形成从制造到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二期千亩空间正重点引进高端封测企业。

区域的吸引力更因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而倍增。2025年,北仑区发布“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十八条举措”,基于DeepSeek大模型创新打造“AI政策首席小北”,实现企业一键查询政策与服务。同时,百亿国资母基金构建起23支子基金的“基金丛林”,累计投资超百亿元,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在人才引育上,对高层次创业团队最高给予4000万元扶持,形成“资本引才、基金助创”的良性生态。

“过去我们埋头做事,现在我们要学会讲好自己的故事。”宁波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陈晓峰表示,“这场‘上市公司走进国家级经开区’活动,正是北仑从‘酒香不怕巷子深’走向‘香远益清’的主动作为。”

记者 施文 通讯员 孙浩 张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