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尿不出,很用力都尿不出。”近日,12岁的小兵(化名)哭着和父亲说,自己明明觉得快被尿憋炸了,却尿不出。宁波大学附属一医院小儿外科朱伟超副主任医师为小兵解决了这个难题。
门诊查体时,朱伟超发现,小兵的情况一看就是瘢痕包茎。包皮口跟针尖一样细,包皮颜色发白,手感明显偏僵硬。小兵说,自己平时没有和父母同住。大概两年前开始,他小便就变慢了,一次小便从几秒钟变成要半分钟,一分钟甚至两分钟。这次来就诊前半个月,基本一次小便都要两三分钟。这让小兵很苦恼。怕被同伴取笑,他在学校就尽量少喝水,减少去小便的次数。没想到,就诊前的早上,再怎么努力都尿不出来了。最终小兵被确诊为疤痕包茎导致尿潴留。
朱伟超遗憾地说:“时间实在拖得太久了。术中发现,长期以来反反复复的炎症破坏了正常结构,龟头上遍布疤痕,坑坑洼洼。”术后第一次小便,小兵感觉无比舒畅,十多秒就尿好了。术后来复查,小兵开心地说:“我现在又和以前一样,十秒钟就能尿好了。”
门诊时,父亲抱怨小兵平时不舒服也不及时和父母说。朱伟超解释,急性炎症往往会有红、肿、热、痛等明显症状,而类似的慢性炎症往往没有明显的痛感或不适,只有一些轻微的不舒服,很隐蔽。因此,也容易被孩子忽略。
朱伟超建议,家有小男孩的父亲要利用共同洗澡等机会关注孩子的阴茎相关情况,至少每年关注一次。他提醒,一旦出现以下4种情况,应及时就医干预——
第一种是反复包皮炎症。平时包皮口反复红肿、炎症,使包皮失去弹性,形成瘢痕包茎,严重者可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
第二种是反复尿道感染。据统计,婴幼儿的尿道感染,在包皮手术后约1/3能缓解消失。
第三种是真性包茎。如果5岁以上包皮口仍很小,甚至尿尿时包皮远端会鼓包;存在有明显狭窄环,如果强行翻出包皮,容易导致包皮嵌顿。
第四种是包皮冗长影响卫生。包皮特别长,排尿时尿线弯斜,尿完后小便易残留,异味明显。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庞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