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指导,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宁波市文联联合主办的“东海双雄”雷默、高鹏程作品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焦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赵萍、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荣荣、宁波市文联副主席谢安良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等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宁波作家雷默、高鹏程的作品展开了深入研讨。
焦剑表示,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始终重视文学事业发展。雷默和高鹏程扎根生活、潜心创作,体现了宁波文学的时代活力。他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宁波文学迈向更高台阶。
赵萍回顾了人文社与浙江文学的深厚渊源,指出雷默和高鹏程是宁波文学的杰出代表,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她强调,人文社将持续关注中青年实力派作家,搭建文学交流平台,推动文学价值传播。
阎晶明谈到,雷默长期致力于中短篇小说创作,《断舍离》《壁虎》《旅行》《这里白昼,那里夜晚》等作品体现了小说艺术的质地。他的作品对亲情、爱情的描写细腻生动,写出了生活的真相,作品中平凡的人、普通的家庭、一般的伦理触及人性的敏感之处,而又富有深度。他的小说让读者感到熟悉而陌生,对司空见惯的事情有着独到的表达。
吉狄马加认为,高鹏程的诗歌在中国诗坛有较高的辨识度,他的诗作融入诗人的个人生命经验,同时也含有形而上的思考。他的语言和修辞运用成熟,节奏舒缓,诗歌有如画的美感,诗人所看到的山水、经历的万事万物都在诗歌中化作图景。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评价,雷默的小说把“一地鸡毛”“烦恼人生”写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冷静的叙事后面隐藏着对于人生的思考,其丰满、厚实的品质,在当下短篇小说写作领域显得非常突出而且宝贵。
《小说选刊》原主编徐坤认为,雷默小说的叙事始终扎根日常,聚焦普通人的生活片断,如婚姻磨合、亲子关系、家庭照料等,叙事风格上专注于日常肌理中的情绪暗涌,深耕于烟火褶皱里的心事沉浮,以非常克制的笔触传递了生命的柔软与坚定。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岳雯谈到,雷默的短篇小说有汉乐府诗的朴素美感,以“失去”为主题,折射出现代人在快速变迁中的情感困境,且小说常于结尾设置“绝句”般的瞬间,赋予平淡生活以精神光亮。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郭艳评价,雷默的小说具有一种内在的叙事张力,凸显了对于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新的伦理秩序和道德情感嬗变的考察,是对当下中国现代日常生存经验的穿透与照亮。
《收获》杂志原主编、浙江工商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程永新认为高鹏程的诗歌“好读而深刻”,以生活细节入诗,融合了北方文化的辽阔与南方文化的细腻,形成独特的南北交融风格。
记者 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