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自暴自弃的肺癌患者 三年后“打飞的”送来锦旗

李先生(中)和儿子为郑璐主任医师送上锦旗。

肺癌晚期伴心包积液,剩下的日子可能不多了……当3年前李先生(化姓)得知这个噩耗时,很快就放弃治疗。没想到3年过去了,他专程从东北老家打着“飞的”向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化疗中心郑璐主任医师送来了锦旗。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22年8月,李先生开始咳嗽、咳痰,9月初病情逐渐加重,出现了胸闷气促。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广泛期伴心包积液,也就是肺癌晚期。家人们焦虑万分,四处打听,辗转找到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化疗中心郑璐主任医师。

李先生当时的病情让郑璐直摇头,当时52岁的他肺部中央有个巨大恶性肿瘤。由于病情进展还出现了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治疗难度很大。按以往经验,患者即使积极配合化疗,生存期很难超过1年,医生和患者家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机渺茫,李先生感觉“天塌了”。于是他逃避抵触、自暴自弃,完全不配合治疗。医生和家人们苦苦劝说都无济于事。

一次意外改变了李先生想法。3天后,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喘不上气,解不出小便,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往李惠利医院救治。急诊医生判断为心包填塞,当机立断做了心包穿刺引流术。被救回来后,李先生看到双眼哭红的亲人,这才意识到自己绝不能先放弃,必须积极治疗。

郑璐抓住机会积极沟通,告诉李先生目前小细胞肺癌也有了更多的新药和治疗手段,通过免疫、靶向、化疗和放疗的联合治疗,已经有不少患者突破生存期。“绝不能轻言放弃,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郑璐这样鼓励李先生。

此后,李先生积极配合每一次治疗,治疗效果很好,无形中又增强了他的信心。6个周期的治疗完成后,李先生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出院后,他按照医嘱,继续积极配合后续治疗,定期复查。即便回东北老家,也定期随诊。

3年多过去了,李先生的治疗效果远超预期。他开始过起正常人的生活,在东北老家给父母盖了新房,时不时抽空回宁波帮忙带孙子,这种失而复得的幸福感对他来说弥足珍贵。

为表达谢意,李先生专程在老家做了一面锦旗送到医院。“不只是因为李惠利医院的医生技术好,更因为他们在我都想放弃的时候,仍然紧紧‘抓住’了我。”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徐晨燕 文/摄

2025-10-15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40191.html 1 3 一度自暴自弃的肺癌患者 三年后“打飞的”送来锦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