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会馆修缮 如何点“木”成金?

从绘图到镶补部分工序。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金碧辉煌的庆安会馆。资料图

朱金漆木雕与砖雕、石雕并称庆安会馆“三雕”工艺,是晚清宁波工匠建筑技艺集大成的表现。自去年年底会馆启动修缮以来,如何让这些木雕修旧如旧,让国字号技艺得到原汁原味的传承,是庆安会馆修缮工程专班考量的重点与难点。

近日,在修缮工程临近尾声之际,朱金漆木雕修复进入“实操”。令人惊喜的是,秉承“研修并重”的修缮理念,工作人员通过科学检测,发现了不少纹样、用料方面的“密码”,进一步揭示了会馆营造经历的百年沧桑。

科学分析

看见百年匠心

朱金漆木雕,也叫金漆木雕,是宁波传统民间装饰工艺的一种,万工轿、千工床,以及一些高等级的祠堂、会馆建筑中都能见到这种技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装饰金彩相间,绚烂富丽,一贴金,满堂流光,也是晚清宁波商人财力与富贵的表现。

营造于1850年至1853年间的庆安会馆,是北号船商的行业会馆,也是反映宁波木帆船时代河海联运优势的最后绝唱。其建筑梁架间使用的朱金漆木雕,代表着当年这门技艺所达到的高超水平。

“对待这些木雕,我们的态度可以说是‘珍之重之’。借这次修缮的机会,我们展开了对这些木构件的系统性研究。”庆安会馆修缮工程专班技术负责人张延说。

也因此,修复工期被拉得很长。真正“动手”前,先由专业团队进行科技检测。

检测发现,庆安会馆朱金漆木雕主要采用了生漆、桐油、铁红、朱砂、银泥、石膏等传统材料,从生漆腻子层,到配朱上漆,行金底、贴金,上泥银、铺青撒云母等,工序完整,比秦氏支祠、镇海阮氏宗祠的相关工艺层次更为丰富。

也有些意外的发现。比如朱金漆木雕的红色大量使用铁红,在需要重点艺术表现的部位使用朱砂,金箔中还发现混有铜元素,为铜金合金,并不是纯金;其“绿地蓝天”即“上彩”的部分,工作人员原以为工匠会用石青石绿,但根据检测结果,为晚期的合成材料,蓝色颜料为普鲁士蓝。据推测,这可能跟近代工商业较早进入宁波有关,从外界引入了这种新型材料。

修缮专班还分析发现了不同时期油漆层的互相覆盖。据推测,庆安会馆在20世纪50年代前修过两三次,当时会馆财力衰弱,导致修缮材料也发生了变化。

梁架间

暗藏纹饰密码

庆安会馆最精华的朱金漆木雕,主要位于正殿与后殿的梁架间。此次修缮因为搭了脚手架,使人能更近距离地观察雕刻细节。

“我们发现,正殿轩梁上下两层梁架上的朱金漆木雕,风格并不相同,后殿又是另外一种,推测庆安会馆当时可能有2-3批雕刻师傅同时在做——也就是说19世纪50年代建造庆安会馆时,可能存在‘赶工’行为。”张延说。修缮团队的这一发现,颇具突破性。

另一层难度,是辨认图像。“我们对比了很多图像,也请专家来看,结合人物的服装、法器,感觉庆安会馆的这些木雕图像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指向,不像传统‘三英战吕布’是一个经典画面,它不完全是‘三国’,也不是‘水浒’,而更像基于民间故事的再创作。”张延对记者说。

有意思的是,大殿的下层梁架,有一排雕刻的全是女性题材。这种创造性,也体现出工匠创作的随机性和包容性。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修缮,出于真实性保护和“最小干预”原则,修缮团队采用试样性修复的方法,对前戏台受雨淋日晒掉金脱漆比较严重的局部,采用传统工艺进行修复;对大殿经过后期镶补、艺术价值较差的一块花板,安排有50年经验的雕刻师傅,现场模仿对比学习原雕刻技法,用尽可能接近原始状态的工艺进行补齐。

从图样打样到雕刻、打磨、修形、上漆,张延和同事们每日与工人“混”在一起,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这次合作的是浙江工艺美术大师谢武宏和他的团队,今年夏天一直很热,工人们在室外一遍遍上漆、雕刻,配合我们研究‘做试验’,付出了比做其他工程更多的努力。”张延告诉记者,面对困难,有工人表示,“你们要求高是应该的,毕竟是世界遗产”,让人听了分外感动。

庆安会馆

计划年底前开放

庆安会馆修缮工程持续已近一年。此次修缮距离上轮约20年,也是庆安会馆作为中国大运河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后的首次修缮。

利用此次“搭脚手架”的机会,工作人员对庆安会馆诸多雕刻与建筑细节进行了全面记录,也将继续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

采访中,工作人员透露,修缮团队对会馆正殿四根大柱的用材也进行了检测,发现竟是极其珍贵的柚木。这种木材以优异的耐久性和美观性而闻名,主要产自东南亚地区,不排除从东南亚进口木料的可能性,或与妈祖信俗有关。

庆安会馆修缮工程被定位为研究性保护工程,“研修并重”是贯穿工程始终的指导性理念。依托此次修缮,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已成功立项2026年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金漆木雕试验性修复研究——以宁波地区古建筑为例”;专班所作《庆安会馆灰塑修复营造工艺纪实——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灰雕传承人朱英度的访谈记录》被纳入《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八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金漆木雕真实性保护实践——庆安会馆朱金漆木雕修复中的多学科交叉交融》亦成功入选“多学科融合——第五届建筑遗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专题报告分享内容。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庆安会馆的修缮强调研修并重、以修促传、公众参与,在保护利用、讲好文化遗产故事方面作出有益实践。修缮工程结束后,还将编制《庆安会馆预防性保护操作指南》,将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一步具象化、精细化。

据悉,修缮完成后的宁波庆安会馆将于今年年底前对外开放。

记者 顾嘉懿

2025-10-15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40181.html 1 3 庆安会馆修缮 如何点“木”成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