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东渡,曾到阿拉斯加?

徐福东渡传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福像

今夏,青海玛多县扎陵湖畔的一块刻石引发一场学术讨论。上个月,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排除了该刻石现代新刻的可能,并定名其为“尕日塘秦刻石”,这也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

这块仅有37个秦篆文字的刻石,内容为秦始皇派遣使者“五大夫翳”远赴昆仑采药,使者行至此地勒石纪事。

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遣人往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求药。而他本人更是“亲力亲为”,在当皇帝的十一年里,先后五次东巡,目的之一便是求仙问药,足见他追求长生不老的执念有多么强烈。

第五次东巡时,秦始皇到达会稽(今绍兴),顺道来了一趟宁波,在此召见方士徐福,命他出海求药。

那么,徐福是从哪里启程的?他东渡去了哪里?一路上经历了什么?有没有寻到仙药?最终是留在异乡还是返回故里了?

1

三次面见秦始皇,徐福东渡

据史料记载,徐福是古徐国人的后代。古徐国建于夏禹时期,疆域在今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一带。至西周穆天子时,国主徐偃王治理有方,使国力强盛,却招致天子猜忌。徐偃王遂率子孙避居宁波东钱湖畔,当地隐学山庄、隐学岭、隐学寺等由此得名。徐福为徐偃王第29世孙,又名徐巿,出生于齐地琅琊(今属山东青岛),为秦代杰出方士,通晓医学、天文、航海。

徐福曾三次觐见秦始皇。

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东巡时。徐福主动上书,表示愿意为皇帝到海上仙山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在琅琊召见徐福,赐予重金,并准许他出海。

公元前217年,秦始皇二次东巡,徐福再度在琅琊台觐见皇帝,称自己确实到过仙山,也目睹了仙药,只是海神说“汝秦皇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于是索要童男童女及良种百工。

实际上,此时徐福已经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这次,他遍历东南沿海多地,仅浙江的余杭、慈溪、余姚、鄞州、岱山、象山等地,都有徐福的传说和遗迹。

然而,秦始皇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岂能轻易受骗?公元前210年,始皇第五次东巡,他来到了会稽郡,公祭大禹陵后,一路继续东行,抵达鄮县(县治在今宁波鄞州区五乡镇同岙村)。他命人将徐福捉到跟前。刚刚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余怒未消,质问徐福:两次承诺的仙药连个影子都没有,你还如何狡辩?

徐福辩解:我去过仙岛,但是在海上遇大鲛挡道,兴风作浪耀武扬威,使我不得登岛,请您派遣武士携带弓弩,帮我射杀大鲛。

此时已是疾病缠身的秦始皇求药心切,又一次相信了徐福,也答应了他的请求。

那次东巡,秦始皇在返回咸阳的路上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徐福则携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良种,启程东渡。那年,徐福45岁。

2

韩日多地,至今仍留存徐福遗迹

已经没有退路的徐福,将航线指向了更远的地方。这一次的出发地,有多种说法。今山东琅琊、蓬莱、芝罘,河北秦皇岛、沧州盐山县,辽宁葫芦岛绥中县,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浙江沿海多地,都被认为是徐福启航的地方。

比如宁波慈溪达蓬山,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秦始皇东巡至会稽时,“欲自此入蓬山,故号达蓬”,为徐福启航之地。当地目前留存有徐福东渡摩崖石刻、秦渡庵遗址、凤岙浦渡口等遗迹。

舟山的岱山方面则称,岱山为“徐福东渡觅仙之首站”。自唐开元年间起,岱山就称蓬莱,为传说中海上三座仙岛之一,当地现存众多徐福东渡遗迹。

北方的学者则更多认为,徐福启航地为山东琅琊。

那么,这次远航,徐福到了哪里?

种种迹象和研究表明,徐福的船队先是抵达了韩国的济州岛。韩国学界认为,济州岛上的朝天门即徐福登陆之地,目前当地仍有“徐巿留宿地”“徐福过之”石刻,以及“徐福路”和徐福公园。

济州岛上的汉拿山,如今是韩国一大烧烤品牌,在包括宁波在内的中国很多城市开了连锁店。有趣的是,徐福曾把这座山认作“瀛洲山”,并在此采药。

在济州岛住了一段时间后,徐福想过回国。汉拿山南麓如今建起了韩国最南的城市西归浦。这座城市被中国人广为知晓,则是因为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国足与巴西队的一场小组赛就在该市举行,涌入大批中国球迷。西归浦名字的由来,便是徐福动过回归故国的念头。

古代的海上航行,受天气、风向、洋流等因素影响,存在很大变数,偏离航线的事常会发生。不管徐福有没有实施过西归中国的举动,结果是他的船队去往了更东边的日本。如今九州的佐贺、筑紫、八女,四国的南岛,本州和歌山县的新宫市、熊野市等,都是他的落脚地。之后,徐福的船队继续沿濑户内海东进,抵达如今的大阪、名古屋、富士山一带,也将中国先进的农耕、纺织、医药等技术传入日本,促成当地从绳纹时代迈入弥生时代。

徐福东渡前,已有四子一女,到日本后,又生三子。史料记载,徐福逝于日本,其七子一女及带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在当地开枝散叶。如今不少日本人的先祖,即为当年“秦人”。如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称自己是“秦人后裔”,曾多次来中国寻根,岱山岛上的徐福纪念馆,即由他题写馆名。

3

西方探险家的新观点出人意料

徐福东渡,现在几乎成为一门显学,国内国外都有人在研究,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对此兴趣盎然。还有人对徐福的东渡线路提出新观点,并且沿着徐福的足迹开展探险之旅。

今年6月,作家、资深媒体人、前驻美外交官淡巴菰(原名李冰)出版了《他们相信 中国人比哥伦布先到》一书。1970年出生的淡巴菰,在书中提到与她同龄的一个丹麦朋友Christian Havrehed(中文名黄思远)。这位货真价实的探险家、航海家,曾仅靠手摇双臂实现了无动力划越大西洋的壮举,他对徐福兴趣浓厚,甚至相信,徐福不仅到过韩国和日本,还曾沿着北太平洋的阿留申、堪察加群岛,一直漂流到阿拉斯加和美洲大陆。黄思远把这条线路称为徐福东渡之路,并打算复刻。

据淡巴菰介绍,黄思远加入了美国探险家俱乐部,当他在该俱乐部的年会上拿到第139号旗帜,并被授予新徐福航路的探险之旅时,激动得热血沸腾。“扛着美国探险家俱乐部的旗子,划船去寻海上徐福之路,这真是天大的荣耀。巧合而有意义的是,这面旗子诞生在1949年,和新中国同龄。在此之前,它曾29次出现在与中国有关的探险活动中。”黄思远兴奋地对他的中国朋友淡巴菰说。

目前,黄思远的航行还在筹备中,但他已经给自己的船命名为“徐福号”,并向日本徐福协会发布了这一计划。黄思远表示,他起中文名“思远”,正是出于对远航探险的热爱。

淡巴菰的书中没有给出黄思远观点的论据,不过该书的评论者白杏珏认为,黄思远等西方研究者之所以对徐福东渡兴趣盎然,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古代中国就是蓬莱仙境一般遥远的风景,“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求知的热情如何成为了一种生命的原动力,让人得以超越地域、民族、国家、文化的隔阂,毫无保留地表达对另一种文化形态的企望”。记者 楼世宇

2025-10-14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9979.html 1 3 徐福东渡,曾到阿拉斯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