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鄞州区钟公庙街道欢乐海岸社区的聚光灯“唰”地亮起,“甬尚乐龄 再现芳华”宁波首届潮爸潮妈才艺Show终极对决的舞台上,这群“老宝贝”直接用实力证明:退休生活?照样能玩出花!
在这场潮爸潮妈才艺Show终极对决的舞台上,舞蹈的裙摆、合唱的和声、时装秀的华服固然亮眼,但更动人的是藏在才艺背后的故事,让“老有所乐”不再是印在纸上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滚烫人生。
1
12年“字正腔圆”
他把爱好唱成“专业”
麻存奎的京剧唱本上,红色拼音标注得密密麻麻。这本翻得卷边的唱本,每一页都记着他从模具厂工人到长安大剧院表演者的追梦痕迹。
“读初中时趴在收音机旁听《铡美案》,跟着哼‘驸马爷近前看端详’,被我爸笑‘学花脸多难啊,你怎么可能学会’。”麻存奎是宁海人,因为父母爱听戏,他心里早早就埋下了爱好戏剧的种子。25岁那年,家里添了第一台电脑,他熬夜搜遍京剧视频。在模具厂上班时,午休时总躲在车间角落听京剧。
学习唱京剧时,他发现“宁波口音会卡壳”——“分不清翘舌音,票友说我这是‘带海味的花脸’。”为了纠正发音,他把难读的唱词抄在卡片上,标上拼音揣在口袋里,吃饭时看、走路时念;为了找对花脸的“丹田气”,他每天吊嗓,对着窗子练“逆式呼吸”;2018年遇到瓶颈期,脑腔共鸣总上不去,他一度沮丧到“把唱本锁进衣柜”,直到刷到裘派花脸陈俊杰的清唱视频,“看到他用气时肚子微微起伏,突然就通了”。12年里,他多次往返北京、天津,参加全国票友交流;每周雷打不动去票房“吊嗓”;2019年站在长安大戏院业余票友周周演的舞台上,聚光灯打在脸上时,他的手心全是汗:“那一刻觉得,车间里听戏的日子、窗边吊嗓的清晨,都值了。”
热爱可抵岁月长,前年,他拜中国京剧院优秀花脸李欣为师,从唱腔细节到身段走位,开始了正统学习。去年,他又带着《铡美案》参加“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这是国内业余票友最权威的赛事。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决赛当晚,麻存奎一开口就赢得满堂彩。谢幕后,他笑了:“这是我追了12年的梦。”
2
7年“扇舞情长”
舞蹈让她在宁波扎下根
胥亚芳的橙色舞蹈扇,扇骨被摩挲得发亮,这把跟着她多年的扇子,藏着一位新宁波人“以舞为桥”,在异乡找到“家”的温暖。
“2018年跟着儿子来宁波,下高铁时看着陌生的街道,心里空落落的。”61岁的胥亚芳是江苏人,退休后跟着儿子来宁波定居。初到宁波,她听不懂 “阿拉”“侬”的方言,出门买个菜都要比划半天,每天除了做饭、打扫,就是坐在阳台望着楼下的人来人往:“那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融不进来。”
转机出现在社区广场的一次散步中。那天傍晚,她看到一群阿姨举着扇子跳《茉莉花》,熟悉的旋律让她停下脚步,手指不自觉跟着节奏动。“我犹豫了半天,才敢上去问‘能带我一起跳吗’,没想到队长立刻拉着我的手,还借了一把备用扇给我:‘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从那天起,舞蹈队成了胥亚芳在宁波的“第一个家”。没有舞蹈基础,队长郑老师握着她的手教 :“扇面要打开得透彻,发力在手腕……”;姐妹们约着买舞蹈用品,砍价时会帮她说,“我们亚芳是江苏来的,要给她便宜点哦”。
国庆节前,排练《黄河源头》时,胥亚芳总觉得心慌气短,跳完一段就冒冷汗,手里的扇子都握不稳。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得了甲亢,五项指标全不正常:“让我完全休息,不能再剧烈运动。”她拿着化验单觉得天都塌了——马上要比赛了,她不想拖累大家,却又舍不得离开舞蹈队。
没想到,姐妹们知道后,没有一个人说“你别来了”,反而一起帮她调整排练计划,让她在排练时保证有充分休息时间。
决赛当晚,当《黄河源头》的音乐响起,胥亚芳跟着节奏慢慢转身、轻轻抬手,每一个动作都格外认真。演出结束,姐妹们立刻围过来:“亚芳,今天跳得真好!”胥亚芳笑着抱着她们:“有你们真好!”
3
7年“指尖生茧”
他把热爱“弹”成了生活
吕亚力摊开手,指腹上4个深色老茧格外显眼——这是他每天5小时练琴,7年从未间断留下的。“别人一天练1小时,我一天练5小时,技术就是这么磨出来的。”69岁的吕亚力现在是宁波开放大学梦想家吉他社团的“大拿班长”,手里的吉他,是他退休后“重启梦想”的钥匙。
年轻时的吕亚力就爱音乐,偷偷攒钱买过小提琴,跟朋友组过文艺小分队,去乡下演越剧时,他又学了笛子、二胡:“那时候就想,要是能一辈子跟音乐打交道就好了。”可后来为了养家,他做起了电视、音响维修的生意,音乐梦慢慢被藏进了衣柜深处,小提琴上落满了灰尘。
退休那天,他整理旧物时翻出了那把小提琴,试着拉了拉,却发现手指早已僵硬。“老年大学没有开设小提琴班,老师说‘要不试试吉他?’,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一弹就上瘾了。”
零基础学吉他,最难的是手指拉伸和按弦力度。刚开始,他的手指根本打不开,按和弦时总碰到其他弦,疼得钻心,练完琴手指又红又肿。为了练手指拉伸,他看电视时练、烧饭时练,甚至定好闹钟“见缝插针地练”。好几次烧菜,他一门心思盯着吉他谱琢磨指法,忘了看火候,等闻到焦糊味跑过去,菜已经焦了。
7年里,他每天雷打不动练琴5小时,从简单的《小星星》到复杂的《爱丽丝》《天空之城》《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指尖的茧子磨破了又长,“每一个茧子都藏着我对吉他的喜欢。”
今年,吉他社团受邀参加了辛弗尼国际吉他艺术节,“站在全国舞台上,弹着自己喜欢的曲子,那种开心没法说。”吕亚力说。
决赛当晚,吉他的悠扬旋律缓缓流淌,台下有人轻轻跟着哼唱。演出结束后,有观众问他“怎么能坚持每天练琴5小时,很多小伙子都做不到”,他笑着举起满是老茧的手:“因为喜欢,所以觉得快乐。”
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华丽 凌沪琼/文
记者 刘波/摄
这场才艺盛宴由宁波市委老干部局、宁波市民政局共同指导,宁波晚报联合鄞州区委老干部局、鄞州区民政局、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办事处主办,宁波市甬尚慈善社工服务中心与欢乐海岸社区携手承办,绿城物业、超盒算NB给予特别支持。活动从今年4月启动就很火爆——60多个报名节目涵盖舞蹈、时装秀、京剧、非洲鼓,经过两轮海选“厮杀”,15个“王牌节目”站上终极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