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庆:9月30日出生的“国庆” “我今年43岁,我的名字是我太爷爷起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国庆老师说,他的名字有浓厚的时代印记。 王国庆出生于1982年9月30日,第二天就是国庆节兼中秋节,他的曾祖父是“老革命”,觉得“国庆”这个名字能够让大家想起新中国成立这一盛事,特别有纪念意义。 王国庆童年时的国庆记忆与农忙分不开:“往往是忙了一天回家,奶奶或妈妈突然想起来,‘呀,今天是国庆生日,赶紧下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 虽然每年大人都说“明年一定要记得好好给他过生日”,但第二年的生日往往还是在田间地头度过。 不过,那些属于童年的记忆如今却让他回味无穷。他动容地回忆道:“小时候家里有一块地,妈妈在地头种了一溜的金针花,特别茂盛,我和妈妈常常一起去采。”长大以后他才知道,那是萱草,那些寻常时光现在想起来是那么温馨。 长大后,王国庆从河南老家来到宁波定居。“第一次到宁波时,在火车上看到繁华富庶的江南城镇,感觉非常惊讶。”这些年,他也亲眼见证了宁波乃至整个国家的飞速发展,“每次开车、坐高铁,沿途的风景都会让我不禁感叹,祖国的发展真的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因为国泰才能民安。”王国庆说。
张国庆:10月2日出生的“国庆” “虽然我是10月2日出生的,但我也叫‘国庆’。”提起自己的名字,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2024级学生张国庆说,“当初妈妈怀孕的时候,预产期是10月1日,所以爸爸早就给我定好了‘国庆’这个名字。但没想到我是在10月2日凌晨出生的。” 张国庆说,虽然他是10月2日出生的,但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在10月1日给他过生日,他自己也觉得在国庆节过生日更有意义。 让张国庆最难忘的是18岁那年国庆节过的生日,“相当隆重”。“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特别大的双层蛋糕,比起以前过生日的单层蛋糕大了两三倍。家里来了十多个亲戚,先是一起在外面吃了自助餐,然后回家吃那个大蛋糕。我从来没吃过那么大的蛋糕。”张国庆开心地说。 还有一个国庆节也让张国庆印象深刻,那是他上初中时的一个国庆节,父母特意带他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现场人很多,气氛很庄严,感觉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他回忆道。 如今,祖国越来越富强,张国庆自豪地说:“我们国家的互联网、航空航天这些技术发展非常快。小时候只是偶尔在电视里看到火箭发射的消息,现在隔三岔五就能从网上看到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的新消息和新进展。祖国太牛了!”
章国庆: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 “我出生在2006年10月1日,因为那天正好是国庆节,所以爷爷就给我取名‘国庆’。”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2025级学生章国庆笑着说。 这位来自台州黄岩的19岁少年,与国庆节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对他来说,每一个国庆节都是特别的,因为不仅是新中国的生日,也是他的生日。 他尤其对2019年的国庆节记忆犹新:“那年国庆阅兵,我和六七个同学一起在家看完阅兵式才出去庆祝生日。”他说,今年的阅兵式他也是全程观看,“看着各种先进武器装备,内心有说不出的自豪。” 更让他感触深刻的是交通出行的变化。“六七岁时去湖南外公家,我要坐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现在坐高铁四五个小时就能到。”这种变化让他体会到国家发展的速度。 “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是这位大学生最朴实的祝福。
陈国庆:生日与国庆的“双重欢喜” “我是10月1日出生的,爸妈直接给我取名‘国庆’,对我来说,这日子很特别——既是新中国生日,也是我的生日。”宁波大学机械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二学生陈国庆,祖籍重庆,从小在温州长大,提起名字的由来,语气里满是亲切感。 对他而言,生日与国庆“绑定”,是欢喜也有小遗憾:“好处是生日总在假期,能和家人一起庆生;但同学都不在身边,少了点校园里的热闹祝福,有时候会觉得‘好像少过了一个节日’。” 不过,这份“双重欢喜”让他格外珍惜——每年此时,既能感受举国欢庆的氛围,又能和家人围坐庆生,他笑着说,“现在想想,开心是双倍的,特别值。” 因为名字特殊,陈国庆常被身边人好奇追问,“大家都觉得‘国庆’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一提起就会联想到节日。”而让他感受最深的,还有这些年出行方式的变化,“小时候跟爸妈去杭州,开车要五六个小时;现在坐高铁,不到3个小时就到了”。 每年国庆假期,陈国庆总爱出去走走,“小时候跟爸妈出去玩,长大了约同学一起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他来说,每一次出行都是感受国家发展的过程,“看着各地的变化,心里会觉得特别自豪”。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有一群人的喜悦是双倍的——他们的名字叫“国庆”。记者节前走进校园,寻访了几位名叫“国庆”的教师和学生,听他们讲述与国庆节的特殊情缘,透过名字背后的故事,感受普通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温暖共鸣。
记者 林桦 吴正彬 通讯员 卢勇/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