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特别报道

打造典范!

全市唯一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 提供“宁波方案”

2025年6月,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现场认证。

2025年8月,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参访会现场。

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亲手将“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牌匾授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标志着宁波在泛血管疾病防治领域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作为宁波首家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2022年底,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成立全市首家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2023年,在北京召开的心血管健康大会上被授予“泛血管中心飞跃进步奖”;2025年6月,通过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现场认证。历经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构建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周期管理模式,为破解心脑血管等系统性血管疾病诊疗难题提供了“宁波方案”。

应势谋局 直击泛血管疾病诊疗痛点

69岁的王伯伯在当地医院体检中,查出高血压控制不佳并常伴有心慌、头晕等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来到上级医院,最终辗转于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和血管外科等多个科室,确诊了冠心病、脑供血不足、下肢动脉硬化等疾病。

据了解,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长期偏低,人口老龄化加剧更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王伯伯就诊时繁琐的奔波代表了众多老年人的求医现状,他们往往因为心脑血管系统的多个疾病,在就诊时“多科轮转”,但自泛血管疾病管理的概念出现后,这一困境出现了转机。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叶红华院长敏锐地意识到:构建跨学科整合的泛血管疾病管理模式,既是响应国家号召,更是破解临床困境的必然选择。在她的牵头下,李惠利医院成立全市首家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她在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启动会上指出,搭建一个全程管理以及综合诊治的平台,通过早筛早诊早治,对促进心血管事件下降拐点早日到来无疑有重大意义。

创新实践 搭建全周期泛血管管理体系

走进李惠利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PVMC),“一站式”诊疗区设计合理、流程顺畅,患者从筛查到诊疗无需辗转奔波。这个整合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多科室的联合诊疗空间,充分展现了医院跨学科协作的创新成果。

“PVMC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科室,而是多学科间的纽带。”叶红华介绍,其核心架构主要有“三驾马车”:以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康复科等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提供一站式筛查、全景式评估、综合性治疗、专科转诊和长期随访的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管理的综合性平台;构建与多家基层单位的区域协同网络。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专科间“各自为战”的局面,“抱团”后实现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

为保障体系高效运行,医院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与管理制度:成立由院领导牵头的专家委员会,组建MDT(多学科讨论)专家库,设置专职秘书。各学科派出高年资专家,根据出诊时间进行排班,确保每位患者第一时间得到诊疗,至今专家团队已累计开展MDT百余例。

在诊疗流程上,该中心建立便捷式就诊路径:门诊环节应用一键转诊系统,患者仅需通过首诊医生即可同步发起多学科会诊,彻底改变以往需辗转多个科室的就医模式。住院部推行医生围着病人转的主动服务模式,患者不用转床,不同学科医生来“上门”,实现“一次入院、全程共管”的新型诊疗体验。中心还推出血管筛查套餐,进一步提高疾病筛查率,通过标准化诊疗路径和电子病历智能提醒系统,提升规范化诊疗水平。

该中心的另一大特点是与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共享和融合。利用全院血糖管理信息系统对泛血管病患者进行血糖水平分类管理,根据患者危险分层来确定患者目标血糖水平,指导临床用药。既避免了低血糖又能对高血糖患者实施精准控糖,降低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精准化管理 提升全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55岁的张女士正是泛血管精准化管理模式的受益者。不久前,她因为脑梗被家人送到李惠利医院急诊科,不幸的是她同时又发生了急性心梗。心血管内科姜庆军主任医师和神经外科孙成丰主任医师迅速会诊后决定同时开展脑部和心脏的介入手术。

姜庆军主任医师通过支架植入为患者开通了闭塞的前降支血管,孙成丰主任医师则采用血栓抽吸术恢复了脑部供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存活心肌和脑细胞,极大降低了患者未来发生心衰和肢体偏瘫的风险。一次手术解决了两个问题,避免了二次创伤和额外费用。

除了对危重症患者的迅速高效救治外,泛血管疾病中心模式也更利于医疗安全“防线前移”。该院血管外科为需要手术的高龄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在术前常规开展冠脉影像检查,在这些患者中筛查出1/3新发现的冠脉重度狭窄患者,通过提前开展心脏介入治疗,大大减少了这类患者下肢动脉围手术期的心梗风险。

中心运行两年多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门诊患者就诊人次年均增长62%,满意度显著提升;适应症人群抗血栓、降压、降脂、降糖药物的使用率大幅度上升,慢病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这份答卷也得到了业界认可,于今年8月顺利通过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验收。

同时,9月12日李惠利医院举行了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建设培训参访会,吸引75名来自全国的泛血管中心同道,通过实地观摩、课程讲解和深入讨论,有效搭建了一个交流经验与能力提升的专业平台,为全国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建设提供实践蓝本,这个“宁波方案”全国瞩目。

驱动引领 泛血管管理嵌入基层医疗机构

“泛血管疾病管理不能局限于医院内部,必须向基层延伸,惠及更多患者。”作为宁波市唯一通过认证的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李惠利医院肩负着提升区域诊疗能力、推进规范化诊治的责任。

自2024年以来,中心构建与北仑三院、余姚二院等5家基层医疗机构的“1+5”区域协同网络。通过远程会诊、专家下沉、学科托管、阶梯式人员培训等合作方式,让基层医务人员形成泛血管管理的理念,加强他们对泛血管疾病的识别能力。同步推行包含诊断标准、救治流程、用药指南的“同质化诊疗包”,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双向转诊通道、病例沟通机制,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这种“大帮小、强带弱”的协作模式成效显著。一位急性心梗合并脑梗死患者在钱湖医院就诊后,通过绿色通道转入李惠利医院得到联合救治。该例跨中心协作案例,彰显了分级诊疗网络的高效性。

面对成绩,医院并未止步。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主任叶红华院长表示,中心将以此次验收为新起点,推动区域内泛血管联盟的开展,密切和基层医院的联动,为更多的市民提供泛血管疾病的防治服务,为健康宁波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整合医疗范式。

记者 陆麒雯

2025-09-29 全市唯一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 提供“宁波方案”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8192.html 1 3 打造典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