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小米创始人、CEO雷军在第六次年度演讲暨小米17系列发布会上,复盘了小米用五年时间“逆天改命”的历程。在会场的另一端,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宽也不无感触:“小米17系列手机产品发布,对我们这样的供应链伙伴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跨越无数次实验失败、终于迎来破晓的‘逆天改命’。”
“发光效率首次实现国际领先”
让卢米蓝“逆天改命”的是OLED新型红光材料。因OLED屏幕超薄结构、高柔性和自发光的特性,这种发光材料直接决定了显示屏的整体性能。它被应用在小米17旗舰手机上,不仅让屏幕峰值亮度提升至3500尼特,还实现了显示功耗降低5%,发光效率提高11.4%的出色表现,即使面对户外强光,内容照样清晰可见。
更重要的是,“国产发光材料技术突破,发光效率首次实现国际领先”,在雷军演讲的大屏幕上,这行字格外显眼。
“国际领先”,短短四个字,卢米蓝却为此奔跑了8年。
尽管去年三月,卢米蓝才正式与小米共建联合实验室,携手面板厂商和终端品牌,共同攻坚材料关键技术,但事实上,自2017年成立以来,企业就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在持续努力。此次应用于小米17系列的红光主体材料,正是三方合作落地的首个成果。
“这次国产OLED材料技术的领跑,是整个产业链紧密协同合作的结果,”陈志宽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自豪的微笑,“其核心性能指标,已经超越了目前国际上最好的进口材料。可以说,我们真正做到了全球领先。”
“终于见到了破晓的光”
“我们这个行业的技术迭代很快,投入巨大,平均每两年就是一个周期,这就意味着,你要时刻紧绷神经,稍有松懈,就可能会被淘汰出局。”在这种高强度下,陈志宽肩头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他坦言,对于创业路上的艰难,自己早有预期。“我知道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遇到问题只能是一步步去面对、解决,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他说,这一路走来,特别感谢地方政府始终如一的扶持,以及激智科技等投资人的信任和陪伴。
转机出现在小米17的发布。对于卢米蓝来说,这是一次扭转命运的契机,“我们因此打开了市场,就像在黑夜中摸索了太久,踏过了太多的荆棘,终于见到了破晓的光。”陈志宽的语气中带着感慨道。
这类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远不止于手机屏幕。“国产屏幕想要强大,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从底层的发光材料开始打好基础是关键,我们希望联合更多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宽它的应用边界。”陈志宽眼中闪着光。平板、车载显示、硅基OLED面板……都将成为卢米蓝发光材料的下一个舞台。一幅更广阔的光明应用图景,正在他的心中徐徐展开。
记者 王婧 尹幸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