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华、张霁明、傅祥方

入榜“大国工匠”!

9月24日,记者从宁波市总工会获悉,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公布。

宁波北仑第一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程部高级电工、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张中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运维班班长、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张霁明,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工程部资深主任工程师、高级技师傅祥方3人上榜。

据了解,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共有200人入选,其中浙江省共有9人,宁波3人。截至目前,宁波已有“大国工匠”5人、“大国工匠”浙江培育对象4人,今年上榜人数和历年总数均居全省之首。

张中华:港口上的“电气侦探”

累计破译修复超500块电控电子板、攻克桥吊安川驱动单元、龙门吊主控板等技术难题、提炼《张中华电子板维保操作法》并入选2021年长三角工匠绝活……

从一个无技术专长的高中生,蜕变为港区机械电路板的技术牛人,张中华靠的是“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信念。

2003年进入港口工作后,面对桥吊电气自动化频繁出现电路板故障,送往日本维修周期长且费用高,张中华决定自学维修。

从原理入手,他将电路图逐一分解并系统分析,最终找到问题症结。自此,张中华不断钻研突破。

检测、编程、更换、焊接、调试……在外行人眼里,这份整日与元器件和成堆图纸打交道的工作,枯燥乏味。可在张中华眼中,这却是一门无穷的学问。“真正入了门,你会发现还有太多不懂的地方,需要不断充电学习,所以到现在我依然是在修理中学习。”

张霁明:0.1秒的追光者

2000年,大学毕业的张霁明进入鄞州供电局,成为一名变电检修工。两年后,他调入电力调控中心参与自动化建设。面对全英文的技术说明书,他逐行“啃”读,逐本攻克,将17本设备说明书里的10多万条设备信号、参数、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牢牢记在脑中,逐渐练就了“一眼识故障”的本领。

2010年,他带队用“两两排除法”解决了厂商都束手无策的电力设备难题,让宁波配电自动化系统顺利运行;2018年,他带领团队攻坚“毫秒级光纤差动分布式全自动FA系统”,历经两年反复试验,最终将电网故障复电时间从50秒缩短至0.1秒,将城市供电可靠性提高到了99.99%。

从一名变电检修工成长为电力自动化运维领域的佼佼者,张霁明走了25年,把“笨功夫”磨成了“真功夫”。

傅祥方:电池生产线上的“技术110”

1995年,傅祥方从甬江职高毕业,进入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做机修工人。在钳工、机修等岗位锻炼了12年后,傅祥方进入工程研发部门,开展电池机械设计工作。

在长期潜心电池设备研发和制造工作中,傅祥方攻克了数百项技术难题。他主持制造的电池生产流水线被列入2004年国家火炬计划,其中“5号数码王电池和生产线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参与设计的全球首条电池行业无人智能生产线,实现了设备、物料与人的互联,开创了国家碱性电池“黑灯智造”的先河。

他还成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出浙江工匠、市首席工人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数人,带领团队完成技术创新与攻关项目290余项,研发制造生产线36条。

“有问题,找傅工。”同事亲切地称他为车间里的“110”。这个“雅号”的背后,是他始终如一的学习热情和对创新的坚守,是他脚踏实地的实干与精益求精的匠心。见习记者 郭婷茜

2025-09-25 张中华、张霁明、傅祥方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7554.html 1 3 入榜“大国工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