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场景式”执法服务出实招见实效

“益企郊谈”活动现场

钟公庙街道“法到邻家”执法工作室。

多部门对汽车4S店开展“四色检查”。

今年来,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推进“场景式”执法服务工作,通过研判不同场景下的执法服务需求,会同属地镇街、相关部门共同梳理形成商圈、企业、建筑工地、菜场等8个“场景式”执法服务清单,综合开展合规普法宣传、“四色检查法”“综合查一次”,以高水平执法护航鄞州高质量发展。

1

守正创新

探索场景细分新模式

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聚焦营商环境、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梳理各场景执法事项364项,并不断探索执法服务更多可能性,持续打造“场景式”执法服务品牌。

“场景式”执法服logo以“一队一品”为核心,取“场景”两字的拼音首字母组成蓝色C和橙色J。方块代表多个执法场景,采用蓝色和橙色作为主色调,其中蓝色代表执法和公正,橙色代表服务和热情,寓意在日常工作中实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服务增效与队伍提能双提升。

今年年初,咸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咸祥菜场为主战场,开辟以“菜场及周边”为核心的执法工作新场景。在这个商户众多、人流密集的网红菜场,执法队成立线下执法服务工作室,推行“菜单式”执法服务,统筹调动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以及镇政府科室等多个部门,点对点解决菜场经营户和周边居民的“愁心事”。围绕咸祥菜场内外高频的水产品销售、垃圾分类、跨门经营、机动车停放以及占用消防通道等事项,执法队共梳理出13类27项执法事项清单,并严格对照清单开展计划检查,减少扰企扰民现象。同时,针对菜场商户日常办事需要,梳理出涉及营业执照、健康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办理方面的7项服务清单,并在菜场内公布相应联系电话,定期开展现场办公,打造市民“点单”、工作室“接单”、职能部门“办单”的工作闭环机制,高效解决商户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事关家庭幸福、国家未来,是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属地中队与学校建立共建共联机制,将执法服务送进校园。如首南中队通过“青春合伙人”共建平台、“小郝宣讲团”等形式与首南第一小学开展常态合作。今年5月,首南第一小学专门邀请该中队副中队长郝相宁担任环保副校长,进一步加大双方合作力度,通过开展互动讲座、实地考察以及社区服务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责任感。在镇安小学,白鹤中队织密校园周边“护学网”,梳理校园周边“一类事”执法服务事项清单,联合区市监、应急等部门对校园周边餐饮、教培机构、彩票店、烟酒店等场所开展“综合查一次”,同时精心打造综合执法“十无”护学街,守护儿童友好“活动圈”。

2

靠前服务

激活商圈治理新活力

今年以来,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整合执法资源、下沉服务力量、创新共治机制,先后成立“法到邻家”工作室,推出“益企郊谈”互动交流,打造商户自治联盟,齐心协力画好“商圈”场景同心圆。

在钟公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为商户打造“10分钟服务圈”。3家“法到邻家”基层执法工作室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抬脚一步路”。商户可以通过“益企服”平台预约执法队员上门排查隐患,商户的查漏补缺变得“像点外卖一样快捷”。“法治沙龙”上,商户可与执法队员、驻点律师面对面,对经营中遇到的难题畅所欲言,使经营中遇到的“烦心事”变成了“好方法”。政企之间的交流不再只有冷冰冰的执法条款,更多是街坊邻里间“抬脚即达”的便利和温暖。

今年5月,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东郊街道相关部门在环宇城共同举办“益企郊谈”政企恳谈会,针对商户关心的新店证照办理、政府相关帮扶或补助政策、商业联盟搭建、社区与商场资源对接等问题逐一解答和交流。“恳谈会氛围热烈,我们的商户与政府部门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真诚交流,不仅获得了政策上的答疑解惑,也‘面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中海环宇城商管中心总经理尤琼楠表示。

“服务靠前”的执法模式,将有温度、有价值的服务理念,植根于每位执法队员的行动自觉中。为引导商户自治自管,共同营造有序和谐、守法诚信的经营环境,五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爱民路商户自治联盟”,以“自主管理、共建共治”为宗旨,搭建起政府与商户、商户与商户间的沟通协作桥梁。目前该联盟已吸纳骨干成员12家,商户从“被管理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构建起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

3

四色检查

打造企业监管新范式

今年来,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推行企业分级分类“四色检查法”,根据企业违法风险、守法情况等,对其赋红、黄、绿、灰色四色,通过四色转换调控行政检查重点及频次,配套实施“企业安静期”制度,在经营忙碌、问题低发时段,对“绿色”企业暂停非必要检查;同时,通过场景式执法服务及预约式行政指导,精准帮扶“红色”“黄色”企业,推动“扰企检查”向“助企合规”转变。

在潘火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依据信用等级、风险高低、违法次数、群众投诉四个维度,对辖区内的48家车企实行“四色检查法”。对部分亮“黄牌”的企业不再“一罚了之”,而是启动联合帮扶机制。由执法人员牵头,主动开展多方协调,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难题,帮助企业风险等级重回“绿色”。

今年3月,姜山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姜山镇商会和姜山镇应急管理中心成立“蓝桔安全助企合伙人”,打造“安诊无忧”助企服务品牌,旨在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指导服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执法队通过辖区重点企业排查计划、群众投诉举报、相关职能部门移交、企业主动预约4个渠道确定“安诊”对象,同时对照“四色检查法”精确研判企业安全等级,有的放矢开展联合检查,并根据体检结果帮助企业落实整改。

“四色检查法”的探索推行,完善了鄞州区“全流程、全链条、全闭环”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自实施以来,已完成1885家企业的动态赋色工作,绿色率达95%。同时,累计开展“预约式”指导服务487次,开展多形式“益企恳谈”115次,进行联合帮扶144次,开展线下法律宣传服务129次,助力企业合规发展,将企业所需转化为“订制服务”的具体行动。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李佳静 张慧

2025-09-23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7208.html 1 3 鄞州区“场景式”执法服务出实招见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