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冒雨前来,支持我们的电影《红玫瑰 白玫瑰》……”9月20日,由浙江省电影放映协会、北纬30°短片周组委会联合主办的“关式美学传承影像展”在寰映影城(宁波阪急店)进行展映。
当晚,中国香港导演关锦鹏亮相《红玫瑰 白玫瑰》映后环节,围绕电影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这次放映的是修复版
“这是一部30年前的电影,当年的制作公司已经不在了,这次放映的是修复版,感谢大家来看。”关锦鹏说。
此次《红玫瑰 白玫瑰》放映版本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原始封存拷贝进行4K数字扫描修复,并经由阿菜调色团队完成基础修护与调色,最终专门制作出国语版DCP,画面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可以说是一次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重磅呈现。
《红玫瑰 白玫瑰》改编自张爱玲1944年的同名小说,被公认为华语电影史上不可忽略的杰作。
关锦鹏表示,该片从选角到美术设计均经过长期精心筹备,凝聚了多位电影人的心血。
他特别提到已故美术指导朴若木对电影视觉呈现的重大贡献:“他在场景设计上,无论是红玫瑰的家还是白玫瑰的家,以及演员造型等方面,都贡献了许多精彩创意。”
谈到电影中独具特色的文字呈现方式,关锦鹏则认为这是对张爱玲文学世界的致敬:“影片中使用了大量手书字幕,中英文对照并以精致花边分隔,这种设计既保留了张爱玲的文字魅力,又为画面增添了注脚。”
他强调,创作团队在改编过程中始终认为“张爱玲的文字是不能离开的”,这些字幕设计正是为了“强化张爱玲文字的厉害”。
“更多的是感受她们承受的力量”
针对影片中两个主要场景的视觉差异,他详解了背后的创作理念:“红玫瑰家的墙面特意采用破碎砖块拼接,营造出一种撕裂感和凌乱感;而白玫瑰的家则追求类似生日蛋糕的整齐甜美质感。”这种鲜明对比不仅体现了角色性格差异,更通过视觉语言强化了人物关系。
关锦鹏特别分享了对女性角色的理解:“我作品里的女性角色,更多的是感受她们承受的力量。”他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我母亲从普通家庭主妇转变为独立抚养几个孩子的职业女性,从未掉过一滴眼泪。这种女性力量在红白玫瑰身上同样可见。”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影厅内座无虚席。影迷抓住机会,积极互动,整场交流充满了对电影艺术的真挚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除《红玫瑰 白玫瑰》外,本次影展片单含金量极高,包括《胭脂扣》《阮玲玉》等关锦鹏经典代表作,还有《梅的白天和黑夜》《人海同游》两部优质新作。
作为2025北纬30°短片周评委会主席,关锦鹏导演还会参与“关锦鹏导演大师班”“传承代际对话”等活动。
记者 袁先鸣 廖惠兰
通讯员 刘燕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