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

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促进中心“花落”宁波

极氪工厂。 企业供图

9月16日,记者从宁波市经信局获悉,宁波已成功拿下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项目,并由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牵头建设。

这是工信部公布的首批试点,旨在有效降低企业数转门槛与成本,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规模化、深层次、高水平应用,为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它的落地,也标志着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建设迈入新阶段。

两份名单带来利好

几天前,在工信部以及省经信厅公布的两份名单中,宁波11家企业入选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排名全国同类城市第一,21家企业入选2025年首批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排名全省领先。

“持续利好的背后,是宁波聚焦工业企业、强化供给侧优质服务的扎实行动。”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宁波早在2016年就提出“机器换人—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点线面”转型模式,为工业升级指明方向。

该模式不仅夯实了智能制造的硬件基础,树立了企业家的“智造”意识,还催生了一批脱胎于制造业企业、专注于制造装备数字化升级的中小企业,宁波数字化服务生态逐步萌芽。

2019年、2021年以及2023年,宁波先后尝试了“5G+工业互联网”新技术融合试点,“产业大脑+未来工厂”集成引领模式,以及“1+1+N+X”以“一县一业一案”为重点,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服务商加速向平台服务转型,形成1家国家级“双跨”平台引领、超30个区域和行业级平台协同的发展格局。数据显示,目前宁波在库培育的数字化服务商突破580家。

他们为宁波企业探索“智转数改”应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让各类数智化应用飞进“寻常百姓家”。

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走进三禾厨具的生产车间,各类PDA(掌上电脑设备)、AGV(自动导引车)已成为串联产线与产线之间、产线与仓库之间的重要纽带。

仓管员钟明波的工作是负责4.5万个半成品库位的管理。只要有产品完成压铸工序,AGV就会带着需要入库的产品送到她的面前。她只需要用PDA进行扫描,这一车的半成品就完成了信息录入,能够与企业排产、发货进行更紧密的数智化联动。

“目前,企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已逐步拓展至AI视觉检测、AI仓储等领域。”三禾厨具信息管理中心总监卓建成说,当多模态的数据完成原始积累,各类模型、算法才能逐步成为串联各个软件之间的桥梁。

显然,“人工智能+”的探索不能只靠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此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落地,目的就是在现有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基于模型的系统工厂、数字孪生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聚焦机械、汽车、轻工等行业,进一步巩固现有数字化成果,培育、输出更多具有宁波特色的‘人工智能+制造’应用,为全国‘人工智能+制造’全面探路。”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我市在全国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覆盖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十大行业,以及工艺设计、质量管控等63个应用场景。

围绕石化、汽车等8大重点行业,首批推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高质量数据集”各24个,形成超40个“人工智能+制造”场景案例。

此次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落地后,宁波将以此为枢纽,整合各方市场化力量,设立10亿元宁波市智造产业基金和224位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服务团,打通“产业—技术—金融—人才”链条,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策源、供需对接、资源协同等更多的支持,持续优化产业生态。记者 殷聪

2025-09-17 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促进中心“花落”宁波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6233.html 1 3 全国首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