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信息泄露,守护财产安全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已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重要目标。他们窃取信息的手段日益隐蔽且多变,不仅扰乱人们正常生活秩序,严重侵害个人权益,更直接威胁财产安全。

张先生是宁波通商银行一名贷款客户,近日收到一条欠款逾期问题处理的短信,短信大意为贷款人可通过回复数字“1”与机构进行协商停催、减免利息、贷款延期等。张先生自认为平时还款及时,不存在贷款逾期情形,遂立即前往银行进行核实。

银行工作人员经查发现,张先生收到的逾期问题处理短信并非银行发送,且张先生贷款均正常还款,并没有逾期情况。银行工作人员提示张先生不要轻信陌生催款短信,如若回复,下一步可能会被不法分子诱导下载虚假APP,导致个人信息被套取,甚至面临账户资金被盗取的风险。听罢,张先生表示幸好先找了银行确认,才免遭诈骗,随即张先生删除了短信。

上述案例中,不法分子通过发送虚假逾期短信,利用部分已有逾期欠款的消费者可能存在的还款焦虑心理,或者像张先生这样虽无贷款逾期但仍想确认短信真实性情况的心理,诱导消费者回复信息,进而实施诱导下载虚假APP、套取个人信息、盗取账户资金等不法目的。

宁波通商银行提醒广大消费者,为了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请注意以下几点:

1.陌生短信要警惕,官方核实是首要。收到类似涉及欠款、业务办理的陌生短信,不要轻易相信和回复,应通过银行官方客服电话、官方APP或就近营业网点进行核实,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2.不明链接不点击,虚假APP勿下载。对于短信中附带的链接或要求下载的APP,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随意点击和下载,以防陷入诈骗陷阱。

3.个人信息要保密,账户密码守底线。不要向任何陌生机构或个人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这些信息是保障账户安全的关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温馨提醒,理性辨析短信来源,不随意点击陌生短信链接,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增强反诈防骗意识,保护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史玲燕 张宏伟 林语秋

2025-09-17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6222.html 1 3 防范信息泄露,守护财产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