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中耳炎拖致耳聋!这个误区让老人错失听力挽救时机

直播现场。

“人老耳背是定律,不用管”,这是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面对听力下降时的普遍想法。然而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要打破“人老耳背”误区,引导老年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实现听力损失的早发现、早干预。

不重视听力下降,会给老人带来哪些看不见的危害?如何帮老人守住“有声世界”?9月11日,《甬上健康大讲堂》特别邀请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凯走进演播室,围绕老年人听力健康问题,为市民在线科普。

有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约有2.2亿人存在听力损失,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听力损失现患率高达45%。而“人老耳背”的传统误区,正让无数老人陷入社会活动和情感交流障碍,孤独、抑郁、认知和避险能力下降,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王凯透露,在他的日常门诊中,老年性耳聋患者占比不小。“很多老人觉得‘听不见就少和外界接触’,却不知道听力下降的危害远不止‘听不到心不烦’。”

直播中,王凯分享的一个案例令人惋惜:一位老年患者早年就确诊了中耳炎,但因未找到规范的治疗路径,炎症反复多年,最终损伤了内耳毛细胞,发展成重度的混合性耳聋,“早发现早干预,就不会进展到这一步。”

“听力下降了,该选助听器还是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是许多老年人和家属关心的问题。直播中,王凯作了详细解读。“从适用人群来看,助听器更适合有适当残余听力的患者,它通过放大声音帮助患者聆听,但随着年龄增长,患者残余听力会逐渐减少,助听器的效果也会随之减弱。”他说,人工耳蜗适用于残余听力所剩无几的患者,它能替代衰退的耳蜗功能,且使用效果会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好。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非常成熟且擅长的领域,该科室在此领域深耕十余年。特别是今年3月人工耳蜗纳入国家集采后,价格大幅下降,过去三十几万的高端人工耳蜗现在降到五万多元,咨询和预约手术的患者明显增多。

王凯介绍,今年以来,团队已为40多位患者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手术量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其中多数为老年人。2023年,团队为一位93岁老年性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术后老人的言语交流能力获得极大改善,目前生活状态良好。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郑轲

2025-09-15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5826.html 1 3 反复中耳炎拖致耳聋!这个误区让老人错失听力挽救时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