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中文节目中担任主持人,我圆梦了!”9月12日晚,宁波大学举办2025级新生迎新晚会,作为宁大法学院2024级研究生,来自伊朗的卡万首次走上舞台中央,与5名同学一道担任晚会主持人。
第一个“圆梦时刻”
卡万今年23岁,学习中文已有三年多时间,能说一口非常流利、标准的中文。
“小时候,我跟随爸爸来过中国,游玩了很多城市,当时对中国有着非常好的印象。”迎新晚会大联排后,卡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首次用中文主持校园迎新晚会,卡万有着怎样的感受?“这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因为要面对上万观众,还有现场直播。”虽然中文水平不错,但卡万还是非常认真地准备了一周时间,其间他的主持稿也一直在不断改进,直到最后两天才定稿。“事实上,作为主持人不仅要说好主持稿,还要随时准备现场发挥,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晚会快开始时,我很紧张,但也很期待。”卡万表示。
来中国之前,卡万从没想过自己能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用中文主持晚会,开始之前他一直告诉自己:只要我能完成这项挑战,以后一定会更加“unstoppable(势不可挡)” ……
“现在我做到了!这是我的第一个‘圆梦时刻’,但绝不是最后一个。”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伊朗小伙内心仍然很激动。
“以练促学”学中文
卡万说,小时候跟着父亲来中国两次,觉得中国有很多美食,人也特别热情,后来渐渐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加上他身边一些朋友也在和中国做贸易生意,发展得也不错,所以他对中国很向往。
“我内心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我:你一定去中国读书。”卡万回忆,当他来到宁波,真正开始在中国的求学之旅时,他觉得“来中国求学,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初到宁波,卡万的中文水平只是“入门级”——只会说“你好”“我是伊朗人”,买东西靠手势,跟同学交流靠翻译软件,这种“无力感”让他一度很受挫……他甚至会对着镜子说“我是世界上最不可能学会中文的人”。
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卡万发现,除了学校课程外,想要学好中文,还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来“加练”。
之后,卡万坚持“以练促学”,用中文和周围人聊天,比如坐出租车的时候和司机用中文聊天,每次学几句。日积月累,卡万的中文进步很明显,三年不到,现在他已经可以很流畅地用中文与身边同学聊天。
“现在别人夸我中文好,我还是很激动。”来宁波求学这些年的收获,也让他倍感珍惜。
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与赛事
秉持着“以练促学”理念,卡万主动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与赛事:在“唱响未来・梦行浙江”第十八届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演活动中,他作为宁波大学代表团成员,参与演绎舞蹈《My Mulan 花木兰》,通过肢体与韵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宁波市第三届非遗讲解员大赛中,他凭借出色的中文表达、对镇海非遗文化的深度理解及生动的现场讲解,最终斩获高校组一等奖。
除了在活动赛事中锤炼自我,卡万还有一重身份——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中心特约主播。他曾多次参与该中心系列节目拍摄,其中在HiTangyuan视频号发布的短视频《燃起来了!老外在宁波走马塘展开中文古诗巅峰对决,你pick谁?》中,他以中文与其他国际学生切磋诗词,视频发布后,成功“出圈”。
“可以说学中文的经历,让我重塑自信,也让我觉得努力真的有回报,坚持就能有突破。除了中文,我的专业成绩也基本在班级前两名。我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我就满意。”卡万开心地说。
努力实现下一个梦想
“前两次来中国时,我才八九岁。我爸爸做建筑材料生意,从中国进口材料到伊朗。”谈及今后的人生规划,卡万说,他也希望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把中国优秀的产品引进到伊朗,他瞄准的是新能源产业领域,具体的目标是锂电池产品。
“一方面是我对这一领域很感兴趣。现在中国在很多行业,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所了解的最好的企业也在中国。”卡万说,“另一方面是伊朗存在电力短缺问题,如果能把中国的电池技术带回去,对伊朗民众来说,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我在展会上看到新产品,就会拍视频介绍给伊朗的家人和朋友。因为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少,我希望能把中国的解决方案带回去,帮助更多伊朗民众了解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卡万说,宁波就有不少新能源企业,在业内都很有名,希望今后能去拜访他们,学习更多专业领域知识。
“感谢宁波给了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甬江的晚风,见证着卡万从最初连日常沟通都困难的中文“小白”,成长为能从容驾驭大型晚会的主持人、立志搭建中伊新能源合作桥梁的追梦者。这位视宁波为“第二故乡”的伊朗小伙笃定地说:“在这座城市的经历,将陪伴我、见证我在中国实现自己的下一个梦想。”记者 施代伟 潘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