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总有一段段旅程藏着无限惊喜——有人奔赴首都触摸历史的温度,有人攀登黄山拥抱云海的壮阔,有人漫步江城感受诗与烟火的交融,有人徜徉西湖邂逅江南的柔情,有人探秘溶洞遇见自然的奇趣,有人寻访古镇倾听岁月的故事,有人奔赴山城重拾亲情的温暖。让我们跟着他们的脚步,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去遇见旅途中的美好与感动。
游杭州西湖
鄞州区堇山小学609班
王际轲(证号2580470)指导老师 吴晓
杭州西湖真是一个美丽的天堂。
步入景区大门,向西走过石桥便来到著名的苏堤。苏堤横卧湖水之中,间缀六座石桥,仿佛一串珍珠项链贯穿西湖南北。漫步堤上,杨柳夹岸、艳桃灼灼,参天古树苍翠欲滴,苔藓沿石缝延伸铺展,放眼望去,绿意扑面而来。走上石桥,桥身与围栏布满精美雕刻,巧夺天工、惟妙惟肖,青灰色石砖古色古香,映着碧绿湖水满是别致韵味,即便与远处现代建筑相比也毫不逊色。
步下苏堤往东,便是花港观鱼。一座方正石桥映入眼帘,在雾中格外清丽。朦朦胧胧间,鱼儿让这里瞬间活泼——平静湖面与小桥之间,鳞光闪闪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带起的晶亮水花宛如白莲花。走近细看,鱼儿会静卧水中休息,荷花丛里一对蜻蜓欢快玩耍,正应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好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从花港观鱼乘船可直达西湖十景之首的三潭印月。远远望去,湖面碧波荡漾,三座石塔静静伫立水中,亭亭玉立。调皮的鸟儿时而用翅尖划湖,时而掠过船帆,时而停在石塔上休憩,十分惬意。夜幕降临时,月亮倒映在水面上,水中月与空中月交相辉映、熠熠生辉,格外美不胜收。
啊,西湖美景看不完、说不尽,又有哪个地方能与之相媲美呢!
游金华的双龙洞
镇海区实验小学510班
钟玥雅(证号2581012)指导老师 徐思敏
学过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我对洞里的石头满心好奇,便慕名来到金华。
站在洞口抬头望,石壁上盘旋着黄龙与青龙两条“巨龙”,这就是双龙洞名字的由来。进了外洞,排队坐船的游人很多,但队伍走得快,没等我反应,前面的人已远了些。很快,我们就上了船。
说是“坐船”进内洞,其实要“躺船”。我躺在窄小的船里,上方的石块像要压下来。这孔隙大概高三十厘米,难怪不能坐着!小船慢慢动,我紧紧贴住船底,大气都不敢出。
忽然眼前一亮,内洞到了!五彩灯光下,石笋与石钟乳到处都是。洞顶和岩壁像“奇幻动物园”:有的石块如缩头乌龟,有的似展翅老鹰,石幔错落如奔腾骏马。最妙的是一处石钟乳堆,黄色灯光下,光溜的石尖金灿灿的,活像一个个金发小精灵!
走出洞口,阳光洒在身上。回头看,双龙洞渐渐隐在绿树间,但那些奇石、窄船、彩光,都记在了我心里。原来课文里的双龙洞,比我想的更有趣!
重庆之旅
余姚市东风小学东江校区303班
薛泽浩(证号2580687)指导老师 计狄群
7月11日清晨,天还没亮透,我就和奶奶拎着行李赶车,要去重庆找出差的爸爸。一路上转了汽车、火车又坐地铁,行李磕得我胳膊发酸,可一想到能见到爸爸,就浑身是劲。终于在公交站,我看见爸爸举着我的小书包朝我们挥手,我一头扑进他怀里,他胡茬蹭得我痒痒的,所有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第二天下午,爸爸带我们去三峡博物馆。玻璃柜里,带弹孔的旧军帽、泛黄的抗战家书格外醒目,爸爸轻声讲着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故事,我悄悄握紧拳头,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份力。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去下浩老街吃火锅。红油锅里的毛肚“咕嘟”冒泡,香气扑鼻,抬头就能看见缆车慢悠悠过江,轻轨从桥上驶过,游船拖着水纹在江上漂,重庆的生活气息暖得人心窝发甜。
晚上坐地铁经过李子坝,列车缓缓穿进居民楼时,我惊讶得睁大眼睛。下车后,我拉着爸爸的手感叹:“重庆真好!”这个暑假的寻父之旅,藏着太多温暖,真是特别有意义。
难忘的武汉之行
鄞州区惠风书院410班
高振轩(证号2580557)指导老师 徐水萍
暑假,我和妈妈登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窗外的稻田像绿色海洋,我的心早飞向了这座“英雄的城市”。
清晨的东湖格外安静,湖水清澈,四周满是绿意,让人身心舒畅。我蹲在湖边,见一只红蜻蜓停在荷花苞上,忽然想起课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原来诗人笔下的美景,此刻就在眼前。
黄鹤楼高高立在蛇山之巅,十分壮观。登楼时,我学着古人凭栏远望:长江像金色绸带,大桥上的汽车似忙碌的蚂蚁,我真切感受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壮阔。
武汉的美食更让我难忘。热干面嚼劲十足,拌上芝麻酱、葱花,香气扑鼻;三鲜豆皮里,糯米的软糯与馅料的鲜美完美融合,堪称“舌尖上的美味”。
这个暑假,长江水声留在梦里,黄鹤楼钟声刻进心里,武汉美食藏进胃里。原来最美的课堂,一直都在路上。
北京游记
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203班
赵语涵(证号2581276)指导老师 杨钰卿
暑假里,借着钢琴比赛的机会,我开启了向往已久的北京之旅。拖着可爱的小行李箱,我满怀期待地坐上飞机,心早飞向了首都。
到了北京,我先去了雄伟的天安门。望着城墙上飘扬的红旗,我庄重敬礼。当我举着国旗和天安门合影时,内心无比激动,满是自豪。
在北京,我还见了不少独特风景。坐索道登上长城,蜿蜒的城墙像东方巨龙卧在群山间,格外壮阔;逛颐和园时,坐在昆明湖的游船上,四周亭台楼阁美得让人挪不开眼;在景山公园拾级而上,登顶后看见故宫全貌——红墙层层叠叠,衬着蓝天白云,壮观极了。
最难忘的是北京美食。铜炉火锅热气腾腾,北京烤鸭外皮酥脆,还有豌豆黄、驴打滚、枣泥糕,甜甜糯糯的。老北京的味道藏在这些吃食里,满是古都的烟火气。
这次北京之旅收获满满,既赏了美景,又尝了美食。下次,我还想去祖国更多地方,看看大好河山。
黄山游
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205班
关轶宸(证号2581281)指导老师 陶佩
明日就要登顶黄山,我早已迫不及待、踌躇满志——要知道,我可是出了名的“爬山迷”。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我就早早起了床,满心盼着出发。
缆车站前挤满了人,队伍像长龙似的。我们耐着性子排队,终于轮到了我们。踏上缆车,刚坐稳就忍不住低头往下瞅,只见下方的山石、树木离得老远,我不禁高声喊:“好高啊!”缆车缓缓上升,沿途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松树,它们伸展着枝干,像热情的主人在挥手,我一眼就认出了黄山的“名片”——迎客松,格外亲切。
等登临光明顶,我瞬间看呆了:四周云海翻腾,我们仿佛踏入了仙境,整个人像飘在云里似的。我站在原地看了好久,迟迟舍不得挪步。下山时,我走几步就回头望一眼,生怕错过哪怕一丝美景。
这次黄山之旅,每一处风景都刻在了我心里,实在太难忘了,以后一定还要再来!
游前童古镇
宁海县城南小学501班
周烁霖(证号2580849)指导老师 吴佳宣
那天,我在浙江宁海游前童古镇。
从宁海城区驱车二十分钟,便到了西南方向的前童。刚下车,一排排黑瓦白墙的浙派仿古小楼映入眼帘,让人耳目一新。
沿小镇主街向北走三公里,就到了古镇景区入口。五米多高、三米多宽的古门楼很气派,门口蹲坐的石狮子庄严威武,更添气势。进了景区,脚下全是鹅卵石铺的小径,右侧一条小溪蜿蜒向前,虽不宽但清澈见底,数十尾可爱的锦鲤时而甩尾、时而蹿出水面,像在迎接我。
再往里走,古色古香的石砌小楼接连出现:鹅卵石错落地镶在灰白外墙上,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古镇数百年历史;拱形窗框配着雕有兰花的木门,有些大户人家用青石雕窗,古朴又有派头。黑灰瓦片爬满青苔,沧桑中透着活力。
步行十分钟,来到古镇最热闹处,欢快的小溪也随之而来。临溪的商铺不时传来吆喝:“前童三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伴着人声向前,天空忽然变暗,抬头见五颜六色的油纸伞宛若长龙,盘踞在屋檐下。黑灰白间的这抹色彩,煞是好看。
小溪尽头是古镇出口。小溪终有尽,但古镇的历史永无止境,一直奔流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