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加速演进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如何聚焦人工智能实现机器人产业融合突破,成为当下诸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关注的议题。
作为第十五届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活动之一,“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交流活动”于昨日举行。交流活动中,深圳与宁波两地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战略落地路径。
技术突破:多场景应用引领产业新趋势
本届智博会,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携手匠韵智能、天禽医疗、思岚科技等14家企业亮相,联合打造“人工智能生态展区”,集中展示智能服务机器人、AI医疗设备、算力基础设施、数字人交互系统等前沿成果。
展区以“技术+场景”为核心,呈现AI在医疗、制造、城市服务等领域的落地实践。其中,优地机器人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天禽医疗的AI诊疗仪、宝德计算的高性能服务器、贸号科技的AI鼠标、思岚科技的激光雷达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吸引大量专业观众驻足体验,现场互动频繁,成为本届智博会人气最高的展区之一。
交流会现场,多家企业介绍了自身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创新成果——
玩出梦想科技公司首席运营官王振以公司XR设备的最新研发成果为例,揭示了空间智能如何连接数字与物理世界,实现AR导航精准引导城市服务;
深圳深元人工智能科技商务总经理周北辰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构建智能体宇宙方面的应用与潜力,详细介绍了MasterAgent的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展示了如何通过简单的一句话指令,实现对智能体的高效控制与协同工作;
深圳市天禽医疗科技高级工程师孙立展示了天禽AI中医脉诊机器人,通过模拟中医脉诊的过程,结合先进的AI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脉诊报告,为中医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工具。
“深圳的优势在于场景驱动创新,而宁波则是制造业大市,两者协同发展,潜力无穷。”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对话,希望能够促进两地在技术、资源与理念上的高效对接,共同探索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双城协同:共筑智能产业新生态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与宁波这一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深度合作,正推动“深圳创新”与“宁波制造”深度融合。论坛旨在凝聚共识——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必须坚持以应用为牵引、以场景为驱动、以协同为路径,真正实现技术落地、产业赋能。
近年来,宁波加快布局智能机器人、工业视觉、自主控制系统等重点领域,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整机集成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宁波市人工智能产业营收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不仅集聚了舜宇智能、海天塑机、智昌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还拥有5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个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9家省级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为AI技术落地提供了广阔舞台。
随着空间智能、智能体宇宙、无人驾驶清扫车、服务机器人、AI中医等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智能机器人产业正从“可有可无”迈向“不可或缺”,为构建高效、人性化社会注入强劲动能。
宁波将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支持AI产业繁荣,携手深圳探索可行路径。在政策引领、技术突破与双城协同的共同推动下,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记者 施文 通讯员 陈楚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