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文 鲁银华/摄
那天,骄阳一如既往地热烈,我再次来到余姚陆埠镇的石门村,一股清凉迎面而来,眼前的景色是那么熟悉:依山而筑的民居,潺潺欢畅的山溪,偶尔在耳际掠过的鸟,还有四周摇曳着诗意的翠竹和山峦间被风吹拂着的绿浪。但这样的景色,我已习以为常。在我印象中,陆埠七十二岙中的每个山村,都有着这样的景观,石门村也不例外。不过,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这个小山村不仅有山乡美景,还处处弥漫着一股人文气息,正是这种气息让我感受到石门村在众多山村中的卓然不群。
第一次到石门村是在三十多年前。我有一位搞摄影的朋友,他背着相机跑遍了整个四明山区。有一次,他对我说起了石门村:蓝天白云、古藤老树、飞瀑水碓、小桥流水……他说石门村处处都像一幅充满诗意的画,说得我心驰神往。于是,一个春日,我跟着他走进了石门村。在一处石头垒成的老屋门口,我们遇到了一位年轻的村民,他热情邀请我俩到他家喝一杯茶。走进这位村民的家,我有些惊讶,不是因为他家的简陋,而是因为那满屋的书。说真的,我那时从未见过藏书如此丰富的人家,尤其是在如此偏僻的一个小山村。攀谈之后,我才知道,这位姓罗的村民,因为家境贫寒,高中没毕业就回家务农了,但在耕作之余,他从没放弃买书读书的念头。得知我也喜欢写作后,他还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请我指点。翻开封皮有些发黄的笔记本,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山里人对命运的搏击和执着的人生追求。他对我说:“其实,我们村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人,劳作之余就在书本中孜孜不倦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从那以后,我对石门村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愫。今天,我再次来到石门村,风景依然。只是,了解了一些背后的故事后,更深刻感受到石门村的这股文化气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石门村地处四明山北麓,由石门、下鲁、上岗、鲁岙、江沿山等5个自然村组成,现有703户人家,1800余人口。说起石门村的来历,明末清初的大儒黄宗羲在《四明山志》写道:“石门山,石壁对峙,若门束流,于下可容一人而过之。门之外有崩湍数十道,为水帘,门之内有龙潭。”确实,当年石门村后有两道天然对称的石梁,挺立在蜿蜒曲折的石门大溪之上,形成了一扇巨大的石门,且门梁、门页、门柱等一应俱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扇石门栩栩如生。村名也由此而来。但上世纪70年代,村里拓宽村道,致使石门大溪存半,古老的石门也削掉了一大半,只剩下两边的石梁。
走进被青峰环抱的山村,一路上是那么安静。溪流成了最好的向导,我们跟着它继续往山里走,很快便见到了两幢沿溪而建、石头垒成、前后挨着的小平房,门檐下挂着一块“石门水碓年糕”的木牌。做水碓年糕一般在岁末年初的寒冬时节。有一年,我曾特意前来观摩,那时平房内外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清澈的山溪欢快地奔下来,扑上水车叶轮,轱辘随之“嘎吱嘎吱”转起来,屋内的碓头在轱辘带动下,缓缓抬起,又带着千钧之力沉沉落下,“嘭哒嘭哒”地反复捣打着石臼上的粳米。每一次碓落,都伴随着米粉的跳跃振颤……
水碓年糕全称叫石门舂粉水碓年糕,是石门最有名的特产,其制作工艺已列入宁波市级“非遗”技艺。年过六旬的罗文岳是这水碓年糕作坊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告诉我,石门的水碓年糕选用的是当季优质的晚稻大米,需用山泉水浸泡一个月,才开始制作。浸米之后,还有磨浆、压干、粉碎、上蒸、挤压、分切、晾干等一系列工序,整个制作过程严格遵循传统做法,生产出的年糕如白玉般晶莹,很有嚼劲,吃过的人都对它念念不忘,总能勾起一缕乡愁记忆。
石门村最秀丽的景观当数龙潭。走过水碓年糕作坊,穿过洞开的石门,很快就到了将军山下的细沙岭。这里峭壁高耸,一条山溪欢奔而下,在山势转折处,从山崖上跌落下来,形成一条飞瀑之后,又在山岩上冲刷成潭,之后再次俯冲跌落,形成另一条瀑布。这两层十余丈高的瀑布,在碧绿与青翠之间,如两条小白龙凌空飞腾,颇为壮观。黄宗羲在《四明山志》中这样写道:“门之内有龙潭,其潭天成石釜,广容万石,瀑布十余丈注之,噌吰若钟鼓。”这里,飞瀑边竹木摇曳,透漏出的阳光,斑驳地照在飞瀑上,如同形成了一道如梦如幻的彩虹,因此又有人将之称为虹龙双潭。置身其中,略有点潮湿,又带着一丝的凉,让尘世浮华中的心在这清幽秘境中变得纯净,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通体安逸之感。
如此美景,曾吸引许多文人墨客来此隐居,其中对此最偏爱的当数虞世南。现在村口有座永兴庙,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是专门祭祀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现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虞世南钟情石门,曾在这里讲学,其为人刚正不阿、博学多才,为石门村做了不少好事。村里人为纪念他,就在其讲学处修建了此庙。虞世南曾封永兴县公,世称“虞永兴”,纪念他的庙就叫了永兴庙。
岁月沧桑。今天,时光的风雨已经剥蚀了村后的对峙而立的石梁,本只能容一人而过的石门已豁然洞开。不论黄宗羲,还是虞世南,他们留下的足迹已被穿村而过的山溪冲刷,但依然冲不走的是村里人对他们的敬意。近年来,石门村坚持“强村富民”发展理念,依托当地的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共富”新模式,大力发展民宿产业,让“风景”变“钱景”,陆续修建了石井桥、沿溪步道、观瀑亭、停车场等旅游设施,让游客可以更加方便地游览这片神奇之地。
当然,最让人遐想的还是,2022年6月余姚市启动了西岙水库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若该水库建成,通往石门村的西石公路将改道,村庄将处于水库尽头的水岸边。届时,石门村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惊喜?这一切,就让时间慢慢给出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