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设立“科技助残”特色板块

智博会上的“科技温度”

黄成体验爬楼机器人。

市民体验助行机器人。

听障人士体验服务机器人。

科技如何为残疾人的生活赋能?在本届智博会上,由宁波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交通银行宁波分行公益支持的“科技助残”智能康养体验馆给出了令人动容的答案。

这是智博会首次设立“科技助残”特色板块,该体验馆聚焦居家康复与无障碍出行两大核心场景,集中展示了20多项以宁波本土研发为主的智能科技产品。现场人气十足,不仅有大批市民驻足围观、上手体验,更有不少残疾人满怀期待地专程而来,亲身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

智能助力,居家康复“触手可及”

“科技助残”智能康养体验馆位于智博会3号馆数智场景馆内,分为“家倍温暖康复站”“无碍出行体验区”及“社会融入服务点”三大体验板块。

在“家倍温暖康复站”,全国首创的“互联网+康复”智能物联系统成为全场焦点。该系统由宁波市康复医院与本地科技企业携手研发,通过搭建远程可视软件平台,实现患者居家康复训练数据的实时回传,医生能基于数据远程完成康复评估、调整治疗方案,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住院患者同质的专业康复管理服务。

“这套系统实现了康复专家‘居家指导’,破解了优质康复资源下沉‘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宁波市康复医院院长王浩宇介绍,目前,全市已有近500个家庭参与了该服务试点,系统还能联动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上下肢康复机器等10款专业康复设备,未来也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与功能。

此外,一系列“小而美”的智能辅具同样引人关注,康复训练VR眼镜、纯听助听器、帕金森智能防抖勺、手功能障碍者餐具等产品从细节处改善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

技术赋能,出行之路“无碍有爱”

在“无碍出行体验区”,残奥冠军黄成坐在一台形似轮椅的设备上,稳稳完成了6级台阶的上下通行,

“用了这么多年轮椅,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能爬楼的机器。一开始真挺紧张,总担心下楼时会掉下来,没想到机器运行得这么稳,确实方便!”黄成说。

这台设备正是全地形智能爬楼机,它既能当普通电动轮椅在平地出行,又能靠履带传动自如上下楼,帮助残障人士去公园、广场等地不受台阶阻碍。

包括爬楼机器人在内,现场集中亮相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智能站立代步车及腰部助行器等多款“可穿戴式机器人”,都致力于为出行不便群体提供全场景移动支持,帮助提升他们的行动自主性与出行自由度。

江北区恰如家养老助残爱心服务中心主任朱宇杰体验了多款科技产品后表示,恰如家中心本身就配备了不少辅具设备,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开展康复治疗,“这次智博会上,我真切看到科技不断迭代升级,为残疾群体的美好生活拓展出了更多可能性,这让我们特别振奋。”

科技向善,温暖宁波助残之路

记者注意到,在“科技助残”智能康养体验馆内,除了各类前沿科技设备,还有一辆朴实的黄色售卖车——它是宁波“小黄车”心智障碍青年支持项目的载体,也是“甬悦179”宁波助残共富窗口的缩影。“小黄车”项目通过在地铁站等公共空间设摊,为“心青年”提供西点烘焙、咖啡制作、文创销售等就业实践,一年多来,已拓展出26个服务点位,累计出摊超千次。

“我们始终秉持‘科技+家庭=温暖,科技+出行=无碍’的理念,推动科技助残从‘概念’走向‘场景’,从‘产品’走向‘人心’。”宁波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智博会“科技助残”体验馆,不仅系统展现了科技如何切实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与社会参与度,更是一个温暖有力的倡议,科技的意义,在于帮助每一位残疾人过上更自主、更有尊严、更无障碍的生活。

该负责人表示,宁波正致力于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科技助残新生态,打造立足宁波、辐射全国的智能康复辅具展示与应用高地,用科技的温度,书写“无碍有爱”的城市故事。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曹小波

2025-09-06 首次设立“科技助残”特色板块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4340.html 1 3 智博会上的“科技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