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宁波隆重开幕。
本届智博会以“AI赋能 数智向新”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力量,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全域数智化转型。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原校长、教授潘云鹤,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柯吉欣,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毛光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经济师周子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李丽,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施清宏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秘鲁驻上海总领事大卫·加马拉(David Gamarra)、委内瑞拉驻上海总领事阿蒂略(Atilio Villasmil),以及来自阿根廷、柬埔寨、哥伦比亚、捷克、老挝、蒙古、荷兰、尼日利亚等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代表,全国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代表和专家等600余人参加活动。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子学在致辞中表示,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产业赋能作用持续显现。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将全面深化和宁波市的合作,积极构筑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行业融合发展的新优势,为宁波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柯吉欣在致辞中指出,浙江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下一步,浙江将牢牢把握人工智能核心变量,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跃迁、绘就智慧城市未来新图景、增进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体验。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宣布第十五届智博会开幕。他在致辞中表示,宁波正积极抢抓人工智能风口,大力推进城市数智化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奋力扛起智能时代的使命担当。宁波将以最大诚意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海内外企业家和创新人才扎根滨海宁波、挺立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潮头浪尖。
在成果发布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省经信厅联合宁波市镇海炼化等多家单位发布《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该图谱系统梳理了石化行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场景,涵盖工具软件、知识模型、数据要素、人才技能等4项标准化组件,为行业突破供需错位、信息孤岛等“瓶颈”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揭晓2025年度电子信息竞争力前百家企业榜单,华为、比亚迪、联想、海尔、小米、TCL等龙头企业入选。宁波共有6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均胜电子、舜宇集团、东方日升、容百科技、德业股份、东方电缆。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浙江省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上榜的103个典型案例,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浙江制造业企业中的创新融合应用。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潘云鹤作《把握AI发展的新趋势》主旨报告。他指出,行动智能与思维智能正在融合,而智能体(Agent)正是融合点。在未来的AI生态中,专用大模型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今后,“AI+”有望引领平台经济走向“2.0时代”。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王晓丽在《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赋能洞察》中提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加强与高水平模型算法的密切协同,推进与区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智算中心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保障。
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分享《通向具身智能大规模突破之路》,介绍从机器人本体到数据、算法、应用的闭环实践,探索一条从专用人工智能到通用人工智能务实可行的路径。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向文杰则介绍《AI+AR人机交互产品的探索与实践》。在他看来,未来,结合AI大模型的AR眼镜,将成为和手机一样重要的人机交互终端,为人工智能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第十五届智博会为期三天,设AI领航、AI+制造、数智场景、数智生态、数智能源、AI+磁光电产业链生态六大主题展馆,全面展现人工智能在产业创新、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中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动AI赋能城市数智化转型与新型工业化。
记者 严瑾 乐骁立 殷聪
通讯员 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