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期,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旨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作为甬江科创区数创港,宁波高新区锚定“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正因数而智、求变向新,以科创策源、项目驱动、数实融合为支点,奋力助推宁波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地和创新应用高地。
1
点燃引擎,助力AI发展
人工智能(AI)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算力、算法。宁波高新区以算力为底座、以数据为燃料、以算法为引擎,为宁波搭建面向未来的AI生态。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目前,宁波高新区已集聚智算算力2300P,占全市90%。在此落地的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以300P智算+5P超算的算力规模,成为全省前列的综合性算力中心,为千行百业提供“超级大脑”。
有了扎实的底座,宁波企业将“沉睡”的数据“点石成金”,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把每一个字节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场景——
在AI智能座舱领域,宁波春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积累超1100万条有效数据,覆盖200多个真实场景,实现人脸关键点误差<0.5像素、情绪识别准确率约98.5%、手势识别率达99%,让汽车学会“察言观色”,并根据人的喜怒哀乐调整车速、开关空调,实现高效的人机协同。
在AI数据标注领域,宁波博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BASE自动化数据标注平台,改变这一行业依赖“人海战术”的痛点,将效率最高提升700%,平均为客户节省40%的成本,其训练的多模态数据已达到PB量级,加速“AI+”在自动驾驶、医疗、教育等行业的落地。
依托高新区的沃土,宁波企业用AI赋能千行百业。宁波边缘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为建筑装上“AI大脑”,使之自动根据人流密度调节能耗;和利时卡优倍研发 HolliCube OS 工业操作系统,用AI搭建“会思考的产线”;宁波朗达科技有限公司用AI识别车辆的逆行超重等违规行为,守护交通安全……这些智慧样本,正立足宁波,辐射全国。
2
形具神生,打造创新高地
当前,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它让AI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宁波高新区已按下“发令枪”,引领宁波跑出“加速度”。
今年,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智未来”)正式揭牌,由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和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话音刚落,普智未来便传来首批2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即将下线的喜讯,预计明年产能扩大至2000台。
普智未来的使命,远不止“独善其身”。它还在建设并运营5000平方米的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进行一比一场景搭建、AI大模型训练、软硬件适配等方面的探索。作为整合上下游的“创新联合体”,它有望把宁波变成具身智能的“热带雨林”,吸引全球上下游企业落地生根。
在平台效应外溢之际,宁波高新区的本土人形机器人企业也随之“成团”,让“形神兼备”的机器人融入生产和生活——
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柏奥尼克机器人(宁波)有限公司(PNDbotics)的Adam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一举夺得武术项目冠军,将太极、洪拳等动作演绎得如行云流水。据公司总裁张子陶介绍,Adam未来将重点发力工业制造、物流配送、消费领域等多元场景,迈向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化落地。
在第十五届智博会上,PNDbotics将展示6款“明星”机器人,不仅向观众秀出“武状元”的“功底”,还将展示精准抓取和分拣物品的能力。今年10月,公司位于高新区的新产线将全面投产,为宁波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同时,均普智能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贾维斯2.0”也取得技术突破。它不仅能在中东欧博览会上“嗅”出保加利亚玫瑰的香气,还能实现多语种对话、语音指令控制、视觉引导下的物品抓放,既能在园区日常巡逻,还能完成工厂的物料搬运和货物码放。
3
厚植沃土,搭建数智生态
因“数”而智的高新区,无疑是宁波数字经济最瞩目的高地之一。该区去年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98%,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1.0%,以全市0.56%的面积贡献了全市超14%的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
在这份“成绩单”背后,高新区不断求变向新,形成“基金引项目、产业聚生态、场景促转化”的良性循环,在AI时代书写“甬”立潮头的答卷——
首先是资本招商,助推产业升级。去年,高新区启动运营规模50亿元的科创投资基金,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耐心资本,联合均胜电子、宁波通商、德塔森特等龙头企业成立子基金,助力宁波建设“361”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智能驾驶“独角兽”地平线在港交所上市,高新区科创基金正是其重要的投资方。这番“大手笔”不仅将地平线智驾研发团队“引”到高新区,还补齐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短板。今年落地的柏奥尼克机器人项目,背后也活跃着高新区科创基金的身影。
其次是聚焦产业链,培育数智生态。依托均胜电子、地平线等“链主”,高新区大力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助力宁波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基于和利时、中之杰、数益工联等龙头,高新区集聚23家市级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成为全市工业互联网企业最密集的区域。
为支持数字经济产业,高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园、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凌智产业园、胜遇数字经济产业园、大东江软件谷等特色园区,按照“一园一特色”定位,靶向引进总投资4亿元的中国科学院煤化所成果转化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柏奥尼克机器人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飞磁科技等重点项目。
同时,高新区以场景为舞台,激发市场活力。在此举办的中国(宁波)智能产品创新大赛,首届吸引全球500个优质项目参与。更有JoySpace均胜电子智能座舱设计大赛如火如荼进行,面向社会各界征集“金点子”。一场场赛事传播、一次次平台搭建……宁波的数智生态,在这片“又高又新”的土壤里拔节生长。
记者 严瑾 通讯员 余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