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开学礼”如期上线

鄞州新增14条“最美上学路”

同学们在“一平米书屋”借书。

惠风书院“最美上学路”。

8月28日,鄞州区惠风书院、钟公庙中心小学、李关弟中学、常青藤幼儿园和城园区等14条“最美上学路”集中亮相,1.8万余名学生开启沉浸式上学新体验。“真是太惊艳了!无论设计还是内容都别具一格!”特地前来惠风书院“瞧稀罕”的学生家长孔先生说。

从“安全路”到“文化廊”

“过去我们更多关注人车分流、路面防滑、排水优化等这些‘安全题’,今年在此基础上,重点转向功能拓展和文化文明赋能。”鄞州区住建局市政设施保障中心主任史文焕点明2025年“最美上学路”建设转变的思路。

为让每条路都能贴合学生需求,承载文化内涵,鄞州区住建局主动联合区文明办、区委党史研究室、区教育局、宁波博物院等多部门,深入14所学校开展“蹲点式”调研。结合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精心打造“文化浸润式”通学空间,让原本只承担通行功能的上学路,蜕变为展现地域文化、讲述历史故事的“文化廊”,让文化魅力浸润孩子们的成长时光。

“一校一景”亮点纷呈

2025年鄞州区“最美上学路”亮点纷呈,每一条路都带着专属的文化印记,既装得下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藏着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滋养。

当“宋韵鄞州”邂逅惠风书院的“最美上学路”,一条飘着书香的文化之路就此展开。路上的“一平米博物馆”成了孩子们的每日“打卡点”。“吉金万里”青铜文明、良渚文化海报色彩鲜亮,方寸空间里尽显千年文化的魅力。“我们今年首次和鄞州区住建局的‘最美上学路’民生项目合作,往后也会常把‘小小文物’送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真正把文化课堂‘搬’到上学路上。”宁波博物院陈列展览部工作人员陈钰琪介绍。

而东湖小学的上学路,藏着最贴心的安全守护。以前每到上下学,嵩江东路的校门口总挤满接送的家长。这次改造后,东门改造了700平方米平整铺装,90平方米的连廊挡雨又遮阳。重新规划的路线更贴心,一侧直接连通东湖花园小区大门,不仅解了交通拥堵的难题,更是用细节撑起了“儿童友好”的安全感,也让上下学的画面多了份文明有礼的温馨。

“沉浸式”体验获点赞

在鄞州区的“最美上学路”上,还藏着不少让孩子挪不开脚的“快乐小天地”。惠风书院24小时不打烊的“一平米书屋”就是个会变魔术的“移动书架”,它和学校图书馆打通了“通道”,就算是节假日,也能随借随还,还可以让等待时间变成阅读时光。

路上的“甬小园”更是孩子们的“自然探秘基地”。退红绿化改造成的“甬小园”,里面种着绣球花、满天星、桂花等本地植物,植物旁挂着彩色科普牌,上面写着“浇水小常识、植物土壤的配置”等小知识。上下学时,孩子们总爱蹲在园边观察,有的指着科普牌念给小伙伴听,有的轻轻摸一摸叶片,把自然知识悄悄记在心里,也让上学路多了份和花草“交朋友”的乐趣,更成了践行“爱护自然”文明理念的小课堂。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胡成燕 胡欣瑜 文/摄

2025-08-29 这个“开学礼”如期上线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2981.html 1 3 鄞州新增14条“最美上学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