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树汁的

“铠甲”武士

双叉犀金龟

库奥锹甲

巨扁锹甲

方胸肥角锹

□张海华 文/摄

夏夜,我打着手电,挎着相机,在山脚的小径上慢慢行走,同时搜寻着路边的昆虫。忽然,身边传来一种酸酸的发酵的味道,带着明显的酒味。太好了!我期待的,就是这种味道!

因为,这意味着,我找到某些大型甲虫的“深夜食堂”了。是的,那些从树干的伤口流出来的树汁,浓稠如酒酿,乃是很多锹甲、犀金龟之类的甲虫的最爱。当我把雪亮的手电光移向身旁的一棵树,果然不出所料,树上有好几只大甲虫在“干饭”,忙得不亦乐乎。

初访“神树”上的锹甲

在宁波有分布的锹甲与犀金龟以中大型昆虫为主,其雄虫往往具有威武、独特的外形,被称为昆虫界的“铠甲武士”,深受广大昆虫迷喜爱。其中,锹甲的雄虫具有发达的上颚,不少种类的上颚酷似一对鹿角;至于犀金龟,则因其雄虫的头部通常具有类似犀牛角一样的角突,故得其名。

今年6月初,宁波的昆虫达人舒适告诉我,他在东钱湖郭家峙村附近的小山上发现了几棵“神树”,树上有很多锹甲。这是我第一次从一个昆虫爱好者嘴里听到“神树”两字。原先,我还以为这是拍鸟(观鸟)爱好者常说的“专用名词”,因为鸟友们喜欢把一棵常有神奇鸟类光顾的树称之为“神树”或“神木”。

于是,我们几个“虫迷”约了舒适,于6月7日早上前往东钱湖,去寻找那几棵“神树”。我们爬上山脊线,沿着山林中间的小路前进。忽然,舒适说了一声:到了!原来,就在路边,有几棵大树,它们的树干上有不少朽烂的孔洞,多数孔洞中流着黏稠的带酸味的树汁。正是这些看上去健康状态不大好的树木,成了锹甲们的最爱。

但一眼看去,树干上并无一只锹甲。原来,锹甲此时都躲在那些烂树洞里休息或进食,要到晚上才会出现在树干的表面。好在这些树洞离地并不高,我们贴近洞口往里一瞧,很快找到多只锹甲,有体形庞大的巨扁锹甲(即大家常说的“中华大扁锹”),也有身材迷你的方胸肥角锹。

为了一睹它们的真容,我们想办法抓了一个巨扁锹甲和一个方胸肥角锹,把它们放在树干上,拍完即放归树洞。那只巨扁锹甲雄虫的体长目测有6厘米-7厘米(含上颚长度),身体黑而扁;上颚非常发达,基部内侧有大齿,另外还有一列细小的锯齿。我以前见到过中小型(体长不足5厘米)的巨扁锹甲雄虫,其上颚只有大齿,而无锯齿。它们那强壮有力的上颚,并非用来进餐,而主要用于显示其“大丈夫气概”:树干上若两雄相遇,常会发生一场恶战,这对大颚可以夹,可以挑,失败者往往被挑落树下,落荒而逃。

如果说巨扁锹甲是宁波最大锹甲的话,那么方胸肥角锹肯定是本地最小锹甲了,其体长只有两厘米左右。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锹甲。不过,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它个子小,但雄虫的那对上颚依旧有模有样:其长度跟头部的宽度差不多,向内弯曲呈合抱状,内侧还有两对大齿突。

今年8月,我们又跟着舒适去了一趟山里,这回找到了3种锹甲,包括巨扁锹甲、方胸肥角锹和圆翅锯锹。这里的山路边有很多壳斗科栎属的树木,不少树的树干都有破损,稍一靠近就可以闻到那种树汁发酵的气味。在树洞中,我们发现了体长接近8厘米的巨扁锹甲,这绝对是宁波甲虫中的巨无霸了。

有趣的是,我取出巨扁锹甲与方胸肥角锹拍照时,它们都会表演假死,六足均缩入体下,整个身体完全呈僵硬状态。而当我把它们放回树上,稍过一会儿,它们就把脚伸出来,开始爬动。这模样,倒是跟刺猬颇为相似。

夜遇甲虫“深夜食堂”

上文所说,均是白天的寻虫记,其实多数锹甲与犀金龟喜欢昼伏夜出,因此要想在树干表面直接见到在吮吸树汁的它们,最好还是晚上来。

今年8月的周末,我曾两次带几户家庭夜探东钱湖,运气非常好,每个晚上都发现了3种在树上觅食的大型甲虫。

第一个晚上,我带着大家走在湖畔的小山脚下的路上,一开始看到的都是宽翅纺织娘、中华刀螳、魔目夜蛾等很常见的昆虫。后来,我偶一抬头,不由得大喊一声:“快看,有一只独角仙!”

孩子们及其家长顿时也来劲了,纷纷问:“在哪里?在哪里?”我用手电一指,光柱顿时照亮了一只暗红色的大甲虫,它正是一只雄性的双叉犀金龟,原本正在黑暗中的树干上享受晚餐,肯定没想到自己会突然被曝光在聚光灯下。不过,它倒是不慌不忙,依旧埋头“干饭”。

双叉犀金龟,俗称“独角仙”,是宁波两种常见的犀金龟之一(另一种是蒙瘤犀金龟),是著名的观赏性昆虫。其身体呈长椭圆形,背部多为栗红色或棕褐色。雄虫善于打斗,其头部的双叉角突,便是强大的进攻性武器。

那晚,由于这棵树长在一个小小的斜坡上方,直接用肉眼观察是看不清虫子的细节的。为了让大家都能看个清楚,我爬上斜坡,准备把这只独角仙取下来给孩子们看看。上去后一看,不禁又惊又喜,原来树干背后还有两种锹甲在吃树汁,其他数量更多的食客则是蚂蚁。这两种锹甲,其一是熟悉的巨扁锹甲,另外一种我却不认识,但它的特征却十分显著,即一对鞘翅的边缘镶有美丽的红边。

我把双叉犀金龟与巨扁锹甲都取了下来,放在一位家长手里,给孩子们看,自己则继续拍摄那只没见过的锹甲。拍完下来,发现一位家长把两只甲虫都装在塑料盒里,准备带回家。我说:“我们今天出来是夜探大自然,只观察,不采集,还是让它们继续吃夜宵吧!”这位家长也欣然同意,说:“对对,让自然的东西回归自然才是最好的!”当我把它们放回树上时,那只不识好人心的巨扁锹甲竟然用一对上颚狠狠夹住了我,那感觉就像是被螃蟹夹了一样,相当疼。

当晚回家后,我马上查明,这只鞘翅有红边的锹甲名叫库奥锹甲,也叫中华奥锹甲,俗称“红边鬼艳”。

第二天晚上,我再带大家经过这棵“神树”时,又爬上斜坡看了一眼,居然发现还是那3种甲虫在吸食树汁。所不同的是,食客中还多了一位,那是一条红头大蜈蚣,它就在巨扁锹甲旁边吃树汁。另外,库奥锹甲有两只,一雌一雄。那只雄虫一直趴在雌虫身上,但并没有在交尾,而雌虫则只管自己进食。这行为当时颇令我费解,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方知这也是一种求偶行为,即雄虫先“管住”自己意中人,至于“成婚”可以是下一步的事。

2025-08-17 爱吃树汁的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0911.html 1 3 “铠甲”武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