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低血压”频发 这类患者莫“矫枉过正”

近日高温酷暑持续“霸屏”,记者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了解到,因高温引发的低血压就诊患者明显增多,已接诊十余例,其中绝大多数为既往患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中老年人。医生提醒:高温天气下,血压“过低”同样危险,尤其是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矫枉过正”,及时监测血压,科学调整治疗方案。

72岁的夏老伯(化名)患有高血压十多年,多年来一直坚持规律服药,自认为对高血压管理“很有心得”。8月10日一大早,他像往常一样去小区附近公园晨练。刚走不到半小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双腿发软,差点摔倒在地。幸亏被晨跑的邻居发现,立即拨打120将其送至鄞州人民医院急诊就诊。一测血压仅为88/56mmHg,已属明显低血压。经心内科会诊,确诊为药物性低血压合并高温环境诱发的容量不足。

“我一直在吃降压药,怎么血压反而不正常了?”夏老伯一脸困惑。心内科赵乾磊主任医师介绍,最近持续高温,长期服用降压药的夏老伯体表血管扩张,加上晨练出汗多、饮水不足,血容量下降,血压就会“雪上加霜”。同时,清晨本就是血压波动较大的时段,多重因素叠加,就容易引发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风险。好在经过补液支持和调整用药,夏老伯的症状很快缓解,现已出院。

“最近一连接诊这样的低血压患者十余例,几乎都有高血压病史,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赵乾磊说,高温天气使外周血管反射性扩张,血压自然下降;大量出汗导致体液流失,血容量减少;天热影响进食,钠盐摄入减少,进一步使血压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按原剂量服用降压药,血压很容易‘降过头’。”赵乾磊建议可以在家中常备电子血压计,早晚各测一次,尤其在调整用药或外出前后;避免大量出汗;若连续几天血压低于100/60mmHg,或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

“高温天要减少剧烈户外活动,及时补水,并根据血压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用量,切勿‘照方抓药’一成不变。”赵乾磊提醒,很多患者非常重视高血压,却对低血压缺乏警惕。低血压同样危险,尤其对于老年人,可能导致头晕、乏力、跌倒、晕厥,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郑瑜 文/摄

2025-08-12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0083.html 1 3 高温天“低血压”频发 这类患者莫“矫枉过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