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版《长安的荔枝》 在甬上演

用现代视觉语言 表现千里运荔枝

这里没有千里奔袭的快马,只有白色灯条连接成的“赛博”空间。

身负“死差”的小人物李善德“奔跑”其间,在舞台上完成一场场“跑酷”……

8月2日、3日,话剧版《长安的荔枝》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上演,在同名电视剧、电影之后,为“荔枝”故事续上了一个新的版本。

该剧由西安演艺集团·西安话剧院与上海事吾剧戏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出品,宁波站饰演李善德的是西安话剧院青年演员廖旭阳。

得知《长安的荔枝》有话剧版,记者最大的好奇是,千里运荔枝这样的场景在舞台上如何表现?

从8月2日晚的演出看,导演并没有用看上去写实的多媒体场景,舞台上也没有出现一匹驿马,而是用多条LED灯管矩阵构建了一套充满“现代性”的视觉语言。

一条条灯管连接,象征着一站站驿马的转递,加上演员用高强度肢体动作模拟“千里奔袭”,结合音效,荔枝运输成了一场时空可定义的“赛博跑酷”,戏剧本身的假定性被发挥到极致。

这套舞美语言,不仅应用于运荔枝,也被用在“虚拟”长安上。

舞台上,人们熟悉的那个“山顶千门次第开”的长安城始终没有出现,大部分时候是红白灯条相间,形成一个虚空背景。舞台在唐风建筑剪影与科技光效间切换,打造出一个“赛博长安”。

李善德在六部间求告的场景,用天幕藻井变幻替代,前景则用灯管模拟“屏风”,切割成不同的室内空间。

与之相反的,则是岭南荔枝园打造的“实景”。侗人在枝叶茂盛的荔枝树下劳作生活,鲜活的生命悲喜,与官场的某种“虚拟”感形成对比。

相比电视剧的扩写、电影对于苏谅角色的重新设定,舞台剧版的《长安的荔枝》反而可能是最忠实原著的一个版本。

150分钟的演出时长,基本把原著主要情节、对话都还原了出来,叙事完整。

除去上述舞美方面的“超现实”操作,在演员表演层面,主要用的依然是“斯坦尼”式的体验派。饰演李善德的廖旭阳,在细节的处理上比影视版更像活在底层的小人物,职场人情世故需要朋友韩十四“提点”。

有此铺垫,真正开始运荔枝后,李善德舍荔枝园、强令船主割桅杆逆行等“反人性”力保荔枝运抵的情节,以及结尾放弃荣誉、为弱者呐喊的抉择,也显得更有冲击力。

“一骑红尘妃子笑”一幕,舞台剧是用一条向前延伸的红色绸带表现红尘一骑,杨贵妃跟影视剧中一样,依然没有实际登场,李善德拼尽一切的努力,到最后也不过保了一条命而已。

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毕晓杰

2025-08-04 用现代视觉语言 表现千里运荔枝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8515.html 1 3 话剧版《长安的荔枝》 在甬上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