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2日晚,方旭导演的话剧作品《骆驼祥子》作为2025年宁波市精品戏剧季演出之一,将在宁波大剧院演出。
方旭是老舍先生的“铁粉”,十几年来,他陆续7次将老舍先生的作品搬上舞台,“尊重文学根基+适当舞台改编”屡获业内好评,使其拥有“老舍专业户”之称。
《骆驼祥子》延续其前作《二马》《牛天赐》手法,用“全男班”班底进行演出。方旭本人出演“老年祥子”、赵震演“虎妞”、任岳彬演“小福子”。7月31日晚,三人出席了在宁波大剧院大厅举行的主创见面会。
舞台上的“老舍专业户”
从2011年个人独角戏《我这一辈子》算起,方旭在舞台上改编老舍已有14年。
《猫城记》、《老李对爱的幻想》(改编自《离婚》)、《老舍赶集》(改编自老舍四篇短篇小说与两篇散文)、《二马》、《牛天赐》(改编自《牛天赐传》)……他已成为北京连续举办七届的老舍戏剧节的“驻场嘉宾”。
“1966年,老舍先生走的那一年,我正好出生。”或许是命运,或许是缘分,让从小在北京四合院长大的方旭与老舍结缘。
除了重申“经典”,方旭擅长从老舍的笔触中发掘“当代”含义。他的《二马》反映的是出国经历与青年择业问题,《牛天赐》中有对原生家庭和过度教育的思考,《骆驼祥子》更有“都市传说”的意思——乡村来到城市的劳动者,从满怀希望,到现实中碰壁……
在方旭看来,“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有着超越时代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在文字中描绘了广阔而真实的社会画卷,对不同阶层人物都给予了无限的悲悯和关怀”。
时代感和现实性,也是方旭改编《骆驼祥子》的出发点。
他认为,在“奔生活”这个层面上,当代年轻人和祥子很相似,都是为了“车子”“房子”而不停地努力奋斗,相信“我还年轻,还有力气,只要我还能跑,就能有自己的车,过上自己的好日子”。
三个“祥子”演现实版“打工人”
1982年,斯琴高娃和张丰毅出演的电影版《骆驼祥子》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2014年,国家大剧院制作过歌剧版《骆驼祥子》。就在最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刻”了1957年经典版话剧《骆驼祥子》,用来锻炼年轻演员。
方旭版《骆驼祥子》最大的不同还属“全男班”,舞台上清一色男演员,还用了徐星博、马禧克、方旭三个演员来分饰“青年祥子”“中年祥子”和“老年祥子”。
从血气方刚、充满希望,到理想破灭、深陷绝望,最后自甘堕落、麻木不仁,几个“祥子”常在舞台上“跨时空”同台,展开这个“闷葫芦”丰富的心灵世界,其悲剧命运显出更强的宿命感。
同时,方旭还借鉴西方戏剧中的歌队元素,通过“车夫们”的声音和叙述,勾勒出多维度的祥子形象,让这一角色被赋予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也让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群像更加清晰动人。
“祥子相信努力是有回报的。”方旭说,“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努力未必有回报。在当今的氛围中,努力有回报吗,我们还要努力吗?”方旭相信,“只要有打工的土壤,就有人会在祥子的故事里获得共鸣。”
“虎妞”在台上秒变装
既然为“全男班”,原作中的女性形象“虎妞”“小福子”自然也由男演员饰演。剧中,饰演虎妞的是来自中国评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赵震。
舞台上,赵震先和其他演员一样,穿着车夫形象的“基础装”,转过身去,灰蒙蒙的汗衫“一撕”反穿就是桃红色马褂,几秒钟“摇身一变”就成了虎妞——这一“变装秀”也是该版《骆驼祥子》的一大看点。
运用多年戏曲功底和舞台表演经验,赵震在台上将虎妞直爽、泼辣的性格尽情展现,和其服装一样,堪称该剧的一抹亮色。7月31日晚的见面会上,赵震坦言,“压力”不仅来自性别的挑战,更有前辈塑造的经典形象珠玉在前,他认为,唯有“从内心出发”把握人物,才能找到方向。
饰演小福子的任岳彬也有戏曲训练功底,话剧《牛天赐》中,他曾主演牛天赐一角,身体语言有程派青衣的幽咽味道。
至于为何坚定选用“全男班”?方旭表示,相比于影视表演,在戏剧舞台上,演员与角色是相对间离的,充满“假定性”,因此性别并不是很重要,选用“全男班”反而会让舞台充满“游戏感”。
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叶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