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浙江省退役军人工作暨双拥模范表彰大会在杭州举行。聚光灯下,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鄞州区人大代表、浙江小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遛共享”)创始人朱波佩戴绶带,接受奖章。
这枚奖章,是一份答卷:见证了一名退役军人满怀赤诚的奋斗;记录了一群老兵在市场浪潮中携手并进的征程;映照了一家企业以创新为引擎“争第一、树标杆”的轨迹。
这份荣誉早已超越个人,成为新时代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信念在和平年代的生动诠释。
以“不放弃”
打磨“行业样本”
不放弃,是朱波刻在骨子里的信念。这份信念从军营扎根,在商海生长。
2001年,朱波进入武警江西省总队上饶支队。越野加练时班长怒吼的“掉皮掉肉不掉队”、训练受伤时战友叮嘱的“流血流汗不流泪”,把“不放弃”三个字像钢钉一样钉进他的性格里。
2017年,共享经济浪潮兴起,朱波敏锐察觉到“机会来了”,他带着在部队淬炼出的冲劲,创立“小遛共享”,致力打通城市交通环的“神经末梢”,解决城市短途出行需求。
创业的路比越野加练更难:车辆乱停放引发城市管理矛盾,充电安全牵动用户神经,行业无序竞争遮蔽发展方向……对初创企业而言,稍有不慎就可能止步成长赛道。
每当夜深人静,朱波独自在办公室面对杂乱的问题时,总会想起他在部队攻坚时的经历:再复杂的阵地,只要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就能找到攻克的办法。
他带着团队走上街头,跟着运维小哥一起挪车、记点位,摸清车辆停放症结;回到办公室,又组织技术团队研发90°规范停车方案——通过“GPS+北斗”定位确认还车区域,结合“图像识别技术+陀螺仪”约束车辆90°停放,有效缓解车辆乱停放的问题。
面对行业起步阶段的“低价内卷”,他带领团队反其道而行,沉下心给自己“立规矩”,也尝试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定标准”。
2021年,“小遛共享”在首届中国慢行交通大会上发布《放心标准100条》,从车辆维护到用户权益,条条都透着军人式的严谨;同年,“小遛共享”联合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开始创建“共享电单车运营服务标准化试点”。
2024年,中国共享两轮样板市场经验交流会上,“小遛共享”的《样板城市规范管理与立法研究报告》成为焦点。报告里的每个案例、每条建议,都来自100多座城市的运营实践,就像军人的实战手册,实用又扎实。
军营练就的坚韧,成了“小遛共享”的硬核实力:别人怕难绕道走,朱波偏要像攻克阵地一样,在难啃的地方啃出一条路,最终把企业做成行业的“规范样板”。
以“责任感”让战友在新岗位上发光
在部队时,朱波深知战友是可以托付后背的人;创业后,他也总是念叨:“不能自己闯出来了,把战友落在原地。”这份对战友的担当,让“小遛共享”成了退役军人的“第二军营”。
“小遛共享”主动加入鄞州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盟,常年参与市、区两级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每年吸纳近百名退役军人,把合适的战友拉进自己的“队伍”。
朱波知道,光招人是不够的,还得让战友在岗位上站得住、有发展。他仿照部队的“传帮带”,开展系统培训:像教新战术一样,传授业务知识;像培训骨干一样,磨炼管理技能。
现在,“小遛共享”的1000多名员工里,有100多名退役军人,他们像一颗颗铆钉牢牢扎在区域经理、中层管理的关键岗位上。有退役军人说:“在小遛,感觉就像没离开过队伍,照样有战友,照样要冲锋,照样能立功。”
发展至今,“小遛共享”的业务版图不断拓展,覆盖全国26个省份100多座城市,用户数量超过8000万,每年创造税收三四千万元,成为扎根区域、反哺社会的有生力量。即便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朱波“带着战友一起干”的责任,始终稳稳扛在肩头,从未有过半分松懈。
正是因为朱波始终秉持军人的担当与社会责任,积极为区域发展和退役军人事业贡献力量,他还当选了鄞州区人大代表,在更宽广的平台上为城市民生与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朱波常说:“企业的价值,不光看赚了多少钱,更要看带起了多少人。”那些在岗位上发光的“迷彩绿”,证明了军人的担当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从军营到职场,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情义。
以敢闯精神在市场上“披荆斩棘”
在部队时,“狭路相逢勇者胜”是朱波的信条;创业后,他常对团队说:“共享出行的江湖,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这份军人特有的敢闯敢试的精神,让“小遛共享”在技术创新上总比别人多探一步。
共享电单车刚火起来时,大家都在拼数量,朱波却盯着技术:“光靠车多没用,得靠技术活得好。”他把用户需求、城市管理、行业痛点列成“敌情”,一条条研究破局的“战术”。
AI技术刚在行业露头,朱波就拍板:“做!就像练新装备,再难也要拿下。”团队里有人犯怵:“纯视觉算法太难了。”朱波拿出军人的韧劲,说:“难才要做!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我们啃下来就是优势。”
2022年,“小遛共享”推出“AI视觉停车技术”,该技术将环境感知与算法运用于车辆停放精准检测,一举奠定“行业停车技术”引领者的地位。
AR技术的展望更彰显他的“跨界思维”。他还想让团队在APP里增加AR功能,不仅能导航,甚至实现车辆的远程维修指导。
关于未来,朱波说:“我们想给每个城市一套智慧出行的‘作战方案’,让政府放心、用户舒心。”
朱波的“敢闯”从不是瞎闯。他深谙行业发展不能靠单打独斗,而是要讲究“联合作战”,不仅牵头和哈啰等头部平台共建“生态发展联盟”,共享数据、共定标准,而且还与比亚迪牵手,在动力电池上深度合作。
在宁波环球银泰城,“小遛共享”跨界打造的“FENS分生”已正式上线:戴上苹果Vision Pro眼镜,在10米场域内光影随动作流转,游戏、观影、虚拟社交、展览互动……现实与虚拟交织的沉浸式体验,让感官仿佛被“全域激活”。
在外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家企业业态的拓展,对朱波来说,这更像是一次带着军人攻坚本色向共享经济边界发起的“冲锋”。
“共享的本质是打破壁垒。过去我们是打通城市短途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现在要打通数字生活的‘体验壁垒’,让普通人也能触摸前沿科技。”朱波说。
从8000余万用户需求中锻炼出的“共享场景思维”;在AI、AR等技术领域打磨出的“硬实力”以及与生俱来的军人式的执行力,为“FENS分生”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从街头电单车到虚拟“第三空间”,朱波持续拓宽共享的边界。“FENS分生”的尝试,不仅是小遛从“出行服务商”到“多元共享生态构建者”的跨越,更让退役军人“敢啃硬骨头”的特质,在数字经济的新战场绽放新的光芒。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李明轩
以“攻坚”开辟
跨界共享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