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地质灾害防治时段相对集中,主要为汛期,特别是4月-6月的“梅雨期”和8月-9月的“台汛期”,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
这些地质灾害发生前,都有哪些征兆?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相关专家介绍了三种地质灾害发生前的可供参考的征兆,出现下面这些情况,需紧急避险。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发生崩塌的前兆:在山崖下突然出现岩石压裂、挤出、脱落或射出,并伴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声响;陡山有掉块、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发生滑坡的前兆:山坡前部和后缘出现裂缝,坡脚处土体向上隆起;泉水或井水突然干涸或变浑浊,原本干燥的地方突然渗水或池塘水面突然下降;斜坡上的建筑物变形、开裂,电线杆、树木发生歪斜;山体岩石内部或地下发出异常响声,在出现这种响动的同时,家禽、家畜有异常反应;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临滑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特殊洪流,是水土流失过程中介于挟砂水流与滑坡之间的泥砂失稳集中搬运的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性极大的地质灾害现象。
发生泥石流的前兆:沟谷下游洪水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沟谷上游突然传来异常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声音明显不同于机动车、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可能是由泥石流携带的巨石撞击产生;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或冒烟,并有轻微震动感。
专家表示,地质灾害出现前兆时,首先应该做到“躲”,即快速离开具有隐患的危险区域,如感觉隐患较大,通知周边群众一起撤离到安全区域或者应急避灾场地。
其次,是“报”,向村网格员具体汇报情况,网格员根据实际情况向乡镇、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汇报。
最后是“等”,等上级主管部门及技术专家对灾害现场进行处理。
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杨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