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干燥”,很多人觉得多喝水就行,但有一种“干燥”,喝水也难以缓解,还可能悄悄损害内脏、威胁健康——这就是干燥综合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风湿免疫科周丽主任医师提醒:一旦出现口干、眼干、皮肤干,全身乏力,关节痛等症状,要警惕这种罕见病。
1
发病十年从未就医
57岁的张阿姨(化名)在一次社区义诊活动中结识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风湿免疫科周丽主任医师。多年来张阿姨饱受间断性膝关节疼痛的困扰,却一直未曾就医,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义诊现场。
起初,周丽查看了张阿姨的膝关节,并未发现明显异常,初步判断可能是老年性退行性变,也就是常见的骨关节炎。然而,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周丽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细节:张阿姨还不到60岁却已满口假牙,几颗未补的牙齿仅残留着发黑的牙根;时不时用力闭眼,眼睛看起来很不舒服;手中的水杯也频繁举起,每说几句话就要喝一口水。
周丽忍不住多问了一句:“您平时有没有觉得口干、眼干?”
“都快十年了,最近两年越来越严重!总感觉眼睛里进了沙子,特别难受。牙齿几颗几颗掉,嘴巴总是干,不喝水连说话都不利索。”听到这里,周丽怀疑张阿姨很可能是一位长期被忽视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建议她到医院做全面检查。
不过,张阿姨却不乐意。她认为手机看多了眼睛干涩很常见;嘴巴干、龋齿多则是因为年纪大了。更何况,她从来没听说过干燥综合征这个毛病。回家后,她把当天的经历告诉了女儿。女儿上网一查,发现妈妈的症状与干燥综合征高度吻合,而且了解到这种疾病并非单纯的口眼干燥,其危害不容小觑,于是立刻带着张阿姨到医院就诊。
经过抗核抗体、唇腺活检等一系列相关检查,张大妈最终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由于发病多年未治,唾液腺已经出现萎缩,还有轻度的肺间质病变。这意味着疾病已经影响到内脏器官,而且口干症状可能难以完全缓解。目前张阿姨正在进一步接受治疗。
2
出现以下症状要尽早就医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初期表现为口眼干燥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达到3%~4%。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是遗传、感染、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最终诱发疾病。
在世界干燥综合征日来临之际,李惠利医院专家团队在多个社区开展义诊,为社区居民进行免费泪液分泌检测和唾液腺流速测试等来进行干燥综合征的初筛。参加检测的居民近150人,平均年龄65岁,发现有干眼症的近60%,唾液流量减少的占10%,口眼检测都有问题的占8%。专家建议他们前往医院做详细排查,其中几位居民当场就进行了门诊预约。
“临床上,干燥综合征很容易被忽略。”周丽提到,干燥综合征病程隐匿,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间歇交替性腮腺肿痛。除了口干、眼干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全身乏力、发热等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关节肿痛、过敏性紫癜样皮疹等。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累及内脏器官,则可能影响肾脏远端肾小管,导致反复低钾肌无力;严重者可能出现白细胞或(和)血小板重度减少;不少患者还会出现胃部腺体病变,如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约20%的患者有肝脏损害,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5%的患者会累及神经系统,出现中枢或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为头晕、四肢麻木胀痛等症状。
她提醒,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尽早就医——
一是长期感觉眼睛干涩得如同砂纸在摩擦,即便频繁滴用眼药水,也难以缓解那如影随形的干涩与刺痛,甚至开始畏光、视物变得模糊不清;二是喉咙里仿佛时刻含着一团棉花,干燥得让人难以忍受,无论喝下多少水,都无法驱散那股干渴,甚至在半夜被渴醒,辗转难眠;三是嘴巴里时常泛苦、散发异味,牙齿反复出现“烂牙”情况,口腔溃疡也频繁发作,食不知味;四是关节莫名酸痛,皮肤开始脱屑,鼻腔也变得干燥不适。
目前,干燥综合征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阻止病情发展为目标。眼科医生叶云燕建议,可以通过热敷、睑板腺按摩这些专业方法缓解症状,一旦出现眼睛发红、看东西模糊,别硬扛着,可前往李惠利医院的干眼治疗中心进行求助。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张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