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共性,有个性;既独立,又合作

慈溪中学这两对双胞胎3个浙大,1个武大!

周昊(右)和周昱。记者 张志龙 摄

方孜(左)和方然收到录取通知书。受访者供图

在今年的高考中,慈溪中学的两对双胞胎学生表现亮眼:周昊、周昱兄弟分别被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方孜、方然姐妹则双双考入浙江大学。这两对双胞胎在求学路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展现了双胞胎特有的学习优势。

1

周昊 周昱 理性与感性的完美互补

“我叫周昱,是弟弟;他叫周昊,是哥哥。我们的名字是外公起的,寓意‘顶天立地’。”一见面,弟弟周昱就做起了自我介绍。

周昊和周昱从小学到高中始终同校同班,这种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形成了独特的默契。哥哥周昊以667分考入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弟弟周昱则以680分被浙江大学口腔医学(5+3一体化)专业录取。

从慈溪市育才小学,到育才初中,再到慈溪中学,兄弟二人在学习和生活上相互扶持,共同成长。面对高三的学习压力,兄弟俩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减压方式——同住一个寝室的他们,常常用幽默的对话缓解紧张情绪。“尽管我们都不太擅长表达,但一个玩笑就能让对方放松下来。”周昱说,比如某次考试没考好,这种默契的互动就成为他们应对压力的“秘密武器”。

在学习上,兄弟俩展现出明显的互补性。周昊擅长理科的逻辑推理,解题时常常能发现独特的思路;周昱则在理科基础上多了几分文科思维,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上更胜一筹。他们经常一起讨论数学和科学难题,互相启发。“有时候他提出的解题角度会让我豁然开朗。”周昊这样评价弟弟的帮助。

如果说一模一样的长相是基因决定的,那么后天喜好完全相同,则是两人相互影响的结果。乒乓球、足球和书法是兄弟俩的共同爱好。“比如书法,它可以起到静心的作用。小学时哥哥先学的,后来我也爱上了。”周昱看了看身边的哥哥说,“书法对我高中稳定心态帮助很大,非常感谢哥哥,哥哥是我的好榜样。”

“爸爸忙着工作,妈妈负责后勤保障。”周昊说,他们家庭环境比较宽松,初中开始父母就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空间。没有名次要求,也没有分数目标。高考期间,母亲每天精心准备的饭菜和温暖的鼓励,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

“散养”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兄弟二人学习上的自律。哥哥周昊表示,学习不能硬学,要讲究效率。“当你想学的时候,就要集中精力。因为这个时候学习的效率最高;等发现效果不好时,就可以适当放松一下。”

对于未来,兄弟俩都有清晰的规划:周昊希望在网络安全领域深入学习,同时锻炼社交能力;周昱则计划在医学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将来的考研打好基础。

2

方孜 方然 异班同心的成长之路

方孜、方然,如果将她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是“孜然”。他们的父亲方先生介绍,原本是“自然”,后来取“孜孜不倦、自然而然”之意,希望她们既能勤奋求学,又能顺其自然成长的愿望。

从龙山实验小学、范市初级中学,到慈溪中学,这对双胞胎,从小学到高中都被分在不同班级。中考时,方然以位次之差与实验班失之交臂,进入平行班。这个看似不利的开局,反而激发了她更大的学习动力。“刚开始确实有落差,但后来发现平行班的学习氛围更自由,更适合我。”方然回忆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在高考中取得了686分的好成绩,完成了从平行班到浙大的完美逆袭。

姐姐方孜则一直在实验班学习,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她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学习方法。高三时,她坚持每天整理错题,每周日晚上专门留出一节课时间进行数学知识梳理。“这种规律性的整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方孜分享道。最终,她以684分的成绩考取了心仪的学校。

妹妹方然善于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方然有个特别的习惯,在吹头发时回忆当天背诵的内容。“这些零散的时间累积起来很可观。”她说。方然还会在睡前对一天的学习进行复盘,并规划第二天的任务。“清晰的计划能让学习更有效率。”她分享道。

她们还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解题方法:遇到分歧时会先各自阐述观点,如果仍无法达成一致,就一起上网寻找正确答案。这种方式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作为双胞胎,两姐妹之间有许多有趣的互动。她们坦言经常会为一些小事争吵,比如谁起得晚耽误了上学时间,或者谁吃得太快。特别是有东西吃时,姐妹两人一定要一半一半平分。“最夸张的一次是为了半个苹果该怎么分而争论不休。”方然笑着说。高中住校期间,虽然不在同一个寝室,但她们坚持每天一起吃早饭。这个小小的仪式成为她们繁忙学习生活中的温馨时刻。

学习之外,两姐妹有着截然不同的兴趣爱好。方孜喜欢看电影,特别喜欢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是她反复观看的“最爱”。她还自学法语,被法国文化的浪漫气息所吸引。“法语和英语有很多相似之处,学习起来很有乐趣。”方孜解释道。

妹妹方然则是个侦探小说迷,尤其喜欢东野圭吾的作品。这个爱好甚至让她选择自学日语。“看原版小说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方然说。不过,姐妹俩都喜欢打羽毛球,认为运动是放松心情的好方式。

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选择彻底放松,但方孜方然依然保持着规律的生活。她们每天坚持自学,下午5点到5点半坚持运动。学习方面,她们已经开始预习大学课程,方孜在研究编程基础,方然则在了解气象学知识。

更令人佩服的是,她们还主动为学弟学妹辅导功课。“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的好机会。”方孜说。此外,她们坚持每天学习外语,方孜继续精进法语,方然则在日语学习上不断进步。

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方孜认为:“双胞胎的身份给了我们天然的陪伴和支持,但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方然则感慨:“重要的不是起点在哪里,而是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

展望大学生活,方然计划通过努力转入更心仪的专业,方孜则准备在现有专业深耕,同时为未来的考研做准备。她们约定要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求学的道路上互相扶持。

记者 张志龙

实习生 莫云娜 通讯员 邬林波

2025-07-29 有共性,有个性;既独立,又合作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7403.html 1 3 慈溪中学这两对双胞胎3个浙大,1个武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