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青蛇》《狂飙》……这些高评分、高口碑话剧作品可以在剧院里以高清戏剧影像放映的形式看到了!
7月18日,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发布消息,该剧院将作为2025中国国家话剧院“CNT现场”高清展映季合作剧场之一,在7月至9月间,放映8部“国话”经典戏剧作品,打破地域阻隔,让观众在数字光影里感受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高清影像“复刻”现场
戏剧既然有真人演出,为什么要看影像放映?
这个问题是前几年“剧圈”非常热门的话题。有人觉得,看戏就是要看真人演,台上台下“呼吸与共”的现场感是影像放映无法替代的;也有人觉得戏剧影像,尤其是以NT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为代表的高清记录,既能“高精度”还原现场演出,有些人物表情细节,观众在现场观演反而容易忽略、看不清。且后者打破地域界限,使观赏戏剧达到“天涯共此时”的传播效果,也是一重好处。
中国国家话剧院“CNT现场”高清展映就是一个类似的项目。
所选的8部戏剧,都是近年来“国话”最受好评的一批作品。
如话剧《北京法源寺》,演出10年来,被戏迷称为“历史大戏天花板”。该剧以“庙堂高耸,人间戏场”的结构方式,展示晚清戊戌变法时期,仁人志士面临危局,为寻找国家出路而进行的一场爱国主义突围,2016年11月曾来宁波演出。
该剧由田沁鑫编剧、导演,奚美娟、周杰、贾一平、方旭等人主演,还集结了黄小立、李永贵、李文启、马迎春等一众老戏骨助演,多位演员因为年龄、身体原因已离开舞台。
影像放映选择的是2015年该剧首轮演出的“卡司”版本,高清修复后于剧院展映,给观众“最佳”体验,也弥补了老戏骨不再登台的遗憾。
又如话剧《青蛇》。该剧在民间传说“白蛇传”基础上,进行了当代的改编和解读,情理交融,动人心神。自2013年首演以来,秦海璐、袁泉、辛柏青、董畅、吴彼等人的演出版本备受国内外观众喜爱,但近年许久未复排登台。
高清影像放映无疑是一种“平替”之选。
跨越时空的“戏剧嘉年华”
据悉,本次“CNT现场”高清展映季精选剧目还有《赵氏孤儿》《狂飙》《大宅门》《鼓楼那些事儿》《生死场》《抗战中的文艺》6部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各异,但都旨在诠释“中国式演剧观”的精神内核,呈现中国戏剧的美学流变。
话剧《赵氏孤儿》演出于2003年,讲述在“生而为人之道”和“在世为人之勇”的困境中,“孤儿”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话剧《狂飙》(青春版)演出于2017年,在舞台上使用“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的方式,讲述“国歌”词作者田汉鲜为人知的一生;
话剧《大宅门》此次展映的影像是2013年演出版本,由刘威、朱媛媛、刘佩琦、雷恪生等主演,这也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编剧、导演郭宝昌,一生唯一的话剧作品;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2023年在北京首演,由刘端端等人主演,塑造了“在百姓中间,离群众最近”的社区巡回法官形象;
话剧《生死场》改编自萧红同名小说,此次放映版本是该剧1999年版高清修复影像首次公开亮相;
《抗战中的文艺》推出于2022年,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首部搬上大银幕的文献戏剧电影,以波澜壮阔的笔触,再现1931年至1945年间胸怀爱国之志的文艺家们的求索与奋斗。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程鹏在7月15日的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国话”推出线上演播品牌“CNT现场”,两年来剧院深耕“第二现场”赛道。
此次展映季借助了AI辅助手段及前沿技术,将8部经典作品打造成高清影像,旨在以数字之光点亮艺术之美,让舞台艺术佳作惠及更多观众,开启跨越时空的“戏剧嘉年华”。
据了解,此次“CNT现场”高清展映季将同时登上北京、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长沙、乌鲁木齐等地的30个剧场。
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毕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