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全国冠军、一个全国亚军,同时也有稳定达到浙江省一段线的学习成绩。我觉得自律跟专注是保证我边学习边打球最关键的两点。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去努力、去奋斗。”潘俊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4年,潘俊哲成为宁波市羽毛球队选手。在宁波体育运动学校羽毛球队和宁波市兴明体教羽毛球俱乐部的沈晓波、张明辉、刘仪诚、玉宗玉、李柯乐等教练接续指导下,水平迅速提升。2015年至2019年,他在宁波市羽毛球比赛中累计斩获14枚金牌。
与此同时,潘俊哲在省级赛事和全国大赛上也屡获佳绩。其中,2023年在全国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双打第一名,2024年在全国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双打第二名,2025年在全国中学生羽毛球精英赛上获得U18组混合双打第一名。
2023年,潘俊哲拿到了羽毛球一级运动员证书,这是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测试的必备条件之一。
“锁定高考目标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终把目标投向北大是今年2月份,在北大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公布以后。”潘俊哲认为,自己的“底气”源于羽毛球专项成绩和文化课成绩,而这离不开家人和学校老师、运动队教练们的倾力帮助和鼓励。
“参加羽毛球训练和比赛,增强了我的韧性,提高了我的抗压能力,羽毛球也教会了我在赛场上要公平竞争,全力以赴,要敢于做梦,敢于追梦。”回顾自己的运动员之路,潘俊哲如此表示。
在一步步向更高水平赛场攀登的过程中,潘俊哲先后就读于宁波市四眼碶小学、宁波市鄞州蓝青学校、宁波市第三中学。
体育生的日常,是清晨6点的晨跑、下午4点的体能训练以及晚自习后加练的挥拍。但与此同时,课堂笔记、课后作业、考试复习一样都不能落下。潘俊哲暗暗告诉自己:“优秀的体育生,一定能做到学习与训练两不误。”
正是体育训练带来的优秀身体素质和良好专注力等,帮助他很好应对学习压力,而文化课又有助于提升他在训练中的思考、理解能力。潘俊哲认为,运动专项和文化学习并重,让自己具备了“选择更多赛道”的竞争力。
他的努力获得了回报。近日,他以高考528分(超浙江省一段线30分)和羽毛球专项测试成绩87.02分的“双优”表现,圆梦北大。
“关于平衡羽毛球训练和文化课学习,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效率。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管是训练还是学习,都集中全部注意力,去思考、理解和总结归纳,尽量避免一些机械化、低效率的练习。”潘俊哲告诉记者,“还有一点就是自律,这能够让我每天都保持较好的学习和训练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宁波市第三中学和宁波体育运动学校羽毛球队紧密合作,持续推动“体教融合”模式培养人才,为体育生提供了学业与特长并重的成长环境。今年参加高考的9名小球项目特长生中,8人通过体育单招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等途径被知名高校录取,录取率高达89%。这也是宁波羽毛球运动“体教结合”的一项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