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四楼活动室,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志愿团队的志愿者们,正在这里用AI技术为社区居民修复老照片。
现场,居民们拿出一张张泛黄的旧照,有的破损,有的已经模糊。得知有这样一场活动,他们特意从四面八方赶来。
等待修复的间隙,居民们开始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那些跨越时空的回忆,在活动室里流淌,牵动每个人的心弦。
1
84岁老人修复合影
重拾跨越半世纪的深情
活动现场,84岁老人方朝媛引起了记者注意。在交谈中记者得知,她要修复的是与丈夫马关林的合影。
丈夫已经去世8年了,方朝媛老人虽有儿女相伴,但是对丈夫的思念从未减少。修复这张老照片,不仅是为了重现往昔的美好,更是为了将这份深厚的感情永久珍藏。
方朝媛与马关林同为绍兴人,两人相差4岁。
马关林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鄞县农业局,方朝媛跟随他来到了宁波,在一家服装厂从事行政工作。1965年,两人喜结连理,婚后携手走过了许多温馨岁月。
可惜的是,当年的结婚照已无处寻觅,这张拍摄于1966年的合影成了他们爱情的重要见证。
方朝媛回忆,那天午后,她去看望在县政府工作的丈夫,丈夫提议一起到楼下合影留念,于是借用局里的相机,留下了这个珍贵瞬间。
8年前,马关林不幸离世,方朝媛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划船社区拆迁时,她更是百般不舍,因为家中的每一处角落都留存着丈夫的痕迹。直到最后收到搬迁的通知,她才搬到女儿家居住。
昨天拿到修复后的合影,方朝媛的眼眶瞬间湿润了,这份沉淀多年的情感,在照片清晰重现的那一刻,再度鲜活起来。
照片里,两人面容清秀,眉眼间的默契与深情,让记者感叹有“夫妻相”,方朝媛表示,当年很多人都这么说,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他们很像“姐妹花”。
2
“想再看看
他们更清晰的容貌”
78岁老兵寻回战友青春
78岁的居民王文杰特意从潘火街道乘坐公交车赶来,他带来了两张充满军旅情怀的战友合照,泛黄的相纸在时光侵蚀下显得斑驳陆离。
其中一张三人合影,虽然面部轮廓还能勉强辨认,但因年代久远,整体画面尤其是面部区域明显泛白;另一张五人照的状况更令人惋惜,有两位战友的面部区域几乎完全模糊。
王文杰眼中满是怀念,缓缓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1968年,我们从位于大连的海军工程学院毕业,一起分配到海南投身基层工作。那时候,大家都铆足了劲,一心想把工作做好。我和这张照片右边的战友,还曾一起出席海军共青团代表大会。”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三人合照中面相模糊的位置,“这三人中我年纪最小,拍过这张照片后,我们就再没见过面。每次看到照片,那些热血的青春岁月就浮现在眼前。所以这次过来,就是希望能把照片修复好,想再看看他们更清晰的面容。”王文杰说。
在众人的期待下,修复工作紧张展开,照片中战友们的面部特征在AI强大的分析能力下完美复原。
拿到复原放大又上了色的照片,王文杰激动地说:“这些照片承载着我最珍贵的回忆,我从没想过还它们还能变得这么清晰,太感谢你们了!”
3
“那时候的婚礼
简单而温馨”
她带来了泛黄的结婚照
活动现场,温暖氛围持续蔓延。“那时候的婚礼简单却温馨。”64岁的居民王瑛,带来了自己的结婚照以及办酒席时拍摄的照片。
结婚照拍摄于当时颇有名气的东海照相馆。照片中,王瑛的丈夫身着笔挺衣装,她手捧鲜花,脸上洋溢着幸福。
“这是我们结婚那年拍的,38年了,看到这张照片就像回到了当年……”王瑛说。
那是1987年,26岁的她在划船社区的老房子里举办了婚礼,穿的还是平常衣服,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婚礼虽不豪华,却幸福开心。
“没想到这里连续拆迁了两次,曾经的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剩下这些老照片,成了那段时光唯一的纪念。”王瑛说。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因长期压在桌子玻璃下,已多处破损。
在修复团队的努力下,这些“饱经沧桑”的照片逐渐恢复往昔光彩,每一处破损都被精心修补,承载着的幸福回忆也愈发清晰。王瑛满是惊喜与感动,仿佛美好的时光重新回到眼前。
记者 马佳威
通讯员 倪馨怡 阮杰 黄雨萱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