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家四口终于能团聚了,我终于可以抱抱女儿了!”在过去的21天里,柏女士本应在家安心待产,没想到突然袭来的主动脉夹层让她一度在生死间徘徊。
37岁三胎高龄产妇、孕37周、胸闷伴剧烈背痛、主动脉夹层合并心包填塞……从发病到诊断,再到转院、手术,患者柏女士所有的流程都被按下了“快进键”:转院后17分钟确诊、48分钟送入手术室、3分钟完成麻醉、10分钟胎儿娩出、6小时内完成所有手术。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产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和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产科等团队争分夺秒的救治下,母女平安。
小疏忽差点让母女丢掉性命
柏女士是一位来自贵州的新宁波人,在这里已经生活了20年。6年前,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宋先生。两人都曾经历过婚姻,这次相遇让两颗心再次燃起火花。宋先生比柏女士大9岁,特别会照顾人。“他性格沉稳,里里外外都不需要我操心。我觉得跟着他,自己一定不会受委屈。”就这样,相恋一年多后,柏女士嫁给了宋先生。
很快,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每次产检宋先生都陪着妻子。柏女士出现了孕期糖尿病,好在控制住了,足月分娩。儿子调皮可爱,两人想着要是再有一个女儿就更好了。
去年8月19日,夫妻俩被告知“怀孕了”,全家人都高兴不已。不过由于是第三次怀孕,再加上前两次是剖宫产,柏女士被列为“高危孕妇”。整个孕期,她与妊高症为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中途一度入院保胎治疗。
每天,她都要吃维生素、钙片、降压药等一大把药。眼看着孩子马上就要足月,想着最近各项指标还挺稳定,柏女士有两天偷懒没有吃降压药。她怎么也没料到,就因为这个小疏忽,竟差点让她和女儿丢掉性命。
意外发生在5月5日早晨,睡梦中的她突然被憋醒,喘不过气。叫醒老公说了句“我要喝水”,之后就说不出话来,身体僵硬。宋先生以为妻子要生了,赶紧打了120,叫醒睡梦中的儿子,准备好待产包。就在救护车上,柏女士后背传来一阵剧痛,身体仿佛被撕开。之后发生的事情,她就不记得了……
“我相信你们”
柏女士先被送到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结合产妇孕期情况、症状以及心脏超声等情况,产科专家初步考虑是被称为“人体不定时炸弹”的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极高,需要立即心脏手术。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浙东地区公认的心脏外科疾病诊治中心,医护人员立即对接,随即安排转院。
柏女士还在转运途中,李惠利医院便启动了主动脉夹层紧急抢救团队。9点42分,呼啸的救护车将柏女士送进李惠利医院急诊室时,医护团队已经就位。17分钟后,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结合刚刚完成的主动脉CTA检查,明确诊断为A型主动脉夹层,同时伴有心包积液。更揪心的是,腹中胎儿胎心变缓。再拖下去,大人和胎儿都有危险,医护团队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工作。
尽管医生向宋先生解释了疾病情况,但脑子一片空白的他什么也听不进去。只记住一句:“如果不做手术,大人小孩都保不住。手术的话,还有机会搏一搏。”听到这里,这个大男人当场落泪:“手术,我同意手术,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救回我的老婆和孩子!”宋先生用颤抖的声音恳求道。
两支团队同时上台手术
10点10分,柏女士被送至CCU(心脏重症监护室)。此时,她的血压下降明显,胎儿胎心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了缺氧表现。随后柏女士被推到了手术室。麻醉团队仅用了3分钟就为其完成麻醉、置管及呼吸机治疗。
按原计划产科团队先上,可就在进行剖宫产准备时,所有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柏女士血压降至几乎测不出,心率也达到极限,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
先处理心脏!李惠利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邵国丰与副主任石活顺同时上台,紧急打开胸腔,将压迫于心脏近500毫升的血凝块清除,心脏恢复跳动。
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医生解除产妇致命危机的同时,李惠利医院产科朱虹医生和妇儿医院产科付先虎医生联合实施剖宫产。由于产妇之前经历过两次剖宫产,腹盆腔黏连严重,两名产科专家联手快速取出一名体重2.6公斤的女婴。
但宝宝的情况不容乐观,由于长时间缺氧,剖宫产出生时处于濒死状态,浑身苍白,没有哭声、没有反应、没有肌张力,只有微弱的心跳。新生儿科负责人杨挺医生立即气管插管进行复苏抢救,产科护士长滕洁进行心脏按压。“有了有了,心率、血氧都上来了!”5分钟后,孩子的心率恢复到120次/分,肤色转红,之后一起护送新生儿转院至妇儿医院进一步治疗。
接着,邵国丰专家团队建立体外循环,继续实施心脏手术。术中发现,在靠近右冠状动脉开口上方不到1厘米处,血管被撕开了长达5厘米的巨大裂口。
危重的病情注定了这是一场艰难的手术,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紧密的团队协作。专家团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步操作,成功实施冠状动脉修复及升主动脉及半弓置换手术。
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手术很成功,暂时脱离危险,看后面的恢复情况了。”下午5点左右,在手术室已经祈祷了上千遍的宋先生终于等来了这个好消息。这半天,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煎熬的时刻。老婆还在手术室里生死未卜,他又匆匆坐着救护车将刚出生的女儿送到妇儿医院。
看着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儿在襁褓中动来动去,宋先生一颗揪着的心暂时松了一半。由于新生儿科无法探视,他办完手续又赶回李惠利医院。在手术室门口,他哭着联系了两边的至亲,亲人很快就从北京、江苏、安徽、贵州等地赶到宁波。“一定会救过来的!”他一遍遍地对自己说,同样安慰着家人。
在李惠利医院强大的综合诊治能力支持下,柏女士当晚就清醒过来。不过由于夹层严重加上孕期内环境的改变,她出现了呼吸窘迫。CCU赵顺英主任团队为其进行后续治疗,让她的心肺得到充足的休息,以期获得更好的恢复。其间,柏女士的腹部切口还出现了感染,治疗团队予以对症治疗。
当柏女士醒来得知自己生了个健康的女儿时,她开心极了:“终于可以买一大堆粉色的小裙子了,我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5月15日,时隔10天后宋先生再次见到了女儿,妇儿医院安排了“袋鼠爸爸”。女儿趴在爸爸前胸进行皮肤接触,感受着爸爸的心跳和呼吸,小家伙美美地睡了一觉。“那一刻,我的心都化了,觉得自己好幸福。”住院半个月后,小家伙出院回家。
此时的柏女士也在进一步康复中,胃口越来越好,婆婆炖的补汤顿顿吃完。看着妻女一天天恢复,宋先生盘算着该怎么向医护团队表示感谢。最终,他决定送锦旗,上面的两句话他琢磨了好几天:“刀尖起舞护心脉,生死线上铸新生”。
“我女儿的小名叫糖糖,从今以后,我们的日子只有甜蜜的味道。”出院前,宋先生搂着妻子满眼笑意,柏女士紧紧握住对方的手……
记者 陆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