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浪漫了

金婚夫妇分享 历久弥新的爱情智慧

杨沛纯和林美华

施锡维和葛文淑

樊金然和曾素芳

支文汉和张雪芬

傅述宗和陈素香

张定根和盛珍

昨天是5月20日,很多年轻情侣相互表达爱意。在年轻人的狂欢中,有这样一群头发花白的金婚夫妻,用他们跨越半个世纪的婚姻故事,讲述着历久弥新的爱情智慧。

灵魂共振

西装、长裙、珍珠项链……坐在记者面前的杨沛纯和林美华分外精致。他今年91岁,她今年87岁,虽已都是耄耋之年,但仍对生活充满热情。

他们都曾是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即便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他们也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喜欢弹琴、拉琴,我喜欢跳舞,我们就这样走到一起。”林美华说。

悠扬的琴声和优美的舞姿里,是逆境中滋长的乐观和坚韧。

“我们当时还领过结婚证,两张纸嘛。”杨沛纯的话不多,但一出口就是“金句”。在他们看来,相比一纸婚书,两颗心的契合,远比外在形式重要。爱情的根基,是灵魂共振的频率。

彼此欣赏

1959年,26岁的樊金然和18岁的曾素芳选择旅行结婚。当时看起来很时髦的决定,却是一场辛苦的跋涉:从四川简阳县城出发,途经成都、西安、上海,最终抵达北仑大榭。

“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三天三夜,坐得脚都肿了。”84岁的曾素芳回忆,“当时他在部队工作,每年就一个月假期,回家结完婚就要往部队赶,路上哪顾得上看风景。”

婚后,樊金然工作繁忙,家中大小事务都落在曾素芳一人的肩上。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樊金然恰好在外地出差,等他回到家,孩子已经出生一周了。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樊金然算不上一个合格的丈夫,但在曾素芳眼里,他的身影始终“伟岸”。“他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实实在在做了很多事。”曾素芳说。

这份欣赏,不仅是对丈夫事业的尊重,更是婚姻中最有力的支撑。

樊金然对曾素芳同样欣赏有加。在他因为工作而“缺席”的日子里,曾素芳将三个儿子抚养长大,三个孩子后来也成为军人。“跟着我,你辛苦了!谢谢你!”这是樊金然对妻子的真心告白。

敢于认错

“我有点大男子主义,每次都是她哄着我。”86岁的傅述宗坦言。

傅述宗在部队工作。和陈素香结婚后,两人两地分居长达13年。原本他每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但由于战备紧张,夫妻俩的相聚变成一种奢望。

傅述宗坦言,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有些大男子主义,即便知道是自己的错,也常常不愿低头认错。

好在他愿意反思自己。“我们部队里有个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开谈心会。我想了想,用这个方法来处理我们之间遇到的问题应该也挺好。”于是,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向陈素香发出“邀约”,“你准备准备,我们心平气和谈谈心,是谁的错,谁就要认。”

“老伴,希望你能原谅我了。”

“我原谅你啦!”

半开玩笑间,金婚夫妇的感情越发醇厚。

默默支持

89岁的施锡维在退休前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他一年365天里有近300天在外出差。印象最深的一次,临近春节,他下班后正在排队买面粉,准备回家过年包饺子,突然接到单位通知,连夜启程飞往海南。

这一走就是三个月。等他回到家,已是春暖花开。“她也没跟我说这个年家里是怎么过的。”施锡维说,妻子葛文淑总是这样,从来不在他面前诉苦、抱怨,总是将担忧与辛苦藏在心底。

“葛文淑,我爱你。”面对丈夫迟来的表白,86岁的葛文淑羞涩得红了脸,“我可说不出那么肉麻的话。不过还是要谢谢你,老伴。”

昨天参加活动的金婚夫妻都有自己的爱情智慧,支文汉在谈及和妻子张雪芬的相处之道时,提到了五个“互”,“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理解”;张定根老人则表示:“互相包容,互相扶持,走到最后”……

记者 石承承 林微微/文 崔引/摄

2025-05-21 金婚夫妇分享 历久弥新的爱情智慧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15072.html 1 3 “老”浪漫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