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夜色弥漫,一棵歪树下,贵宝(张铁林饰)、魏青山(王刚饰)、富小莲(张国立饰)立于一口老井边,京味儿浓郁的大段独白,立马把观众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北京王府井东安市场的烟火集巷中。
昨晚,龙马社出品的话剧《断金》在宁波大剧院上演。
当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同台飚戏,许多“童年”镜头在眼前闪回而过。此时距离《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已有25年,但只要三人“合体”,那段君臣斗法的戏码就不自觉开始“演”起来。
《断金》的人设与之略有区别,讲的是清朝末年,三个素昧平生的男人在落魄之际结为拜把子兄弟,在北京王府井共同经商,经历爱恨交织、利益消长的故事……
“铁三角”演绎老北京三兄弟故事
从2017年首演至今,《断金》在舞台上已经演出百余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情怀杀”。
“其实我们三个人平时各忙各的,脾气、秉性不同,爱好也不同。”如王刚所说,《断金》是一个契机,让他们适时放下手头工作,在剧场重聚。
而只要这三个年龄加起来超过200岁、相识二三十年的老朋友坐到一块,好像就一下变成了“男孩”,开始互相调侃、打趣,令人忍俊不禁。
王刚觉得,这样的缘分其实很珍贵,这些年他们共同成长,在此过程里,不断发现对方新的一面、新的闪光之处,他们加在一起,永远大于三……
话剧《断金》的编剧是邹静之,而邹静之恰也是《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从某种程度上说,《断金》是邹静之为这三兄弟“量身定制”。
这个故事也被称为民国版的“中国合伙人”,剧名来自名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故事里,贵宝面临戏曲梦想与现实的碰撞,魏青山有野心,也遇到挫折,富小莲有坚持与牺牲;同时,每个人又独立成线,有各自的人生选择,不管时代动荡风云如何变幻,不变的是人心深处的温厚与仁义。
舞台上,三个人都有大段的独白,让“老戏骨”们功力尽显,观众也看得过瘾。
导演黄盈曾说,三个角色其实代表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大哥富小莲图个长远,他的名言是“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二哥魏青山像一部分现代人,为功名所累,希望拿数字说话,在意成功与否,几十年后,才发现当年最珍贵的东西没有抓住;三弟贵宝则比较随性,永远活在当下。“这个发生在过去的事儿,其实是邀请当下的观众,看看戏里的人生起落,想想自己的人生该怎么活。”
影视演员也有舞台缘
昨晚的舞台上,张国立依旧“老持稳重”,王刚“精于算计”,唯张铁林反差最大,“皇帝专业户”成了有上顿没下顿的下海票友,光着膀子跟人干架。那个意气风发的乾隆身影只在那含着笑意的眉眼间,一闪而过。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影视中的“铁三角”也有一定的“舞台缘”。
实际上,张国立最早的舞台就是在话剧上。1983年,他从铁路文工团转业到四川人艺,成为一名话剧演员。1987年,四川人艺排演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名剧《朱丽小姐》,张国立出演男仆“让”,一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后来虽然演了很多影视剧,但张国立说,他对话剧的敬畏之心一直都在。2017年,得到刘恒、邹静之、万方三位编剧成立的剧社“龙马社”撮合,他和张铁林、王刚重返舞台,让他发现“话剧的美妙是买不来的”。
2019年以来,张国立还继续以导演身份参与话剧创作,相继导演了话剧《我爱桃花》《窝头会馆》……
舞台上的贵宝是个京剧票友,张铁林也是。他长年在自己任院长的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给本科生上《中国传统戏曲》的公共课。台上那一声声京剧唱腔,都是他的真功夫。
《断金》的上演,也让他对话剧产生兴趣,2022年,张铁林献上自己的原创话剧《椅子》,自编自导并担当主演。
二三十年的友情,多年磨合,加上各自的积累,昨晚150分钟的《断金》显得更加炉火纯青。无论是富有诗意的大段独白,抑或令人捧腹的唇枪舌剑和几个默契动作,人物的个性自然流露,角色形象被勾勒得活灵活现。“铁三角”也贡献了大半生的纯熟演技和独特风骨,举手投足都是戏,嬉笑怒骂皆人生。
今晚,《断金》还将在宁波大剧院演出一场。
记者 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