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有故事的白鹇

白鹇雄鸟。

笼养的白鹇雌鸟。

不久前,一只白鹇雄鸟掠过我的头顶。它那修长而发散的尾羽犹如洁白的飘带,在春日阳光下轻拂而过。那一瞬间,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是的,雄性的白鹇长得非常好看,有人誉之为“白凤凰”,我看委实不为过。不过,尽管我已有20年的拍鸟历史,但遇见的白鹇寥寥无几;直到最近,一只谜一样的白鹇忽然出现,才让我对这种鸟有了更多了解。

1

白鹇在宁波难得一睹

白鹇,是属于鸡形目雉科的鸟类。在宁波有分布的野生雉鸡类的鸟,目前所知有6种。它们分别是:环颈雉、灰胸竹鸡、鹌鹑、勺鸡、白颈长尾雉与白鹇。前5种在宁波早就有确凿的记录,但奇怪的是,曾经很长时间以来,并不算濒危物种的白鹇,却在本地一直没有人在野外拍到过。

乃至在2017年秋天,我的《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出版时,书中还写了这样一段话:“白鹇在宁波之外的西、南、北这三个方向的山区都有确切分布记录,但遗憾的是,迄今无人在宁波拍到过白鹇。宁波多位资深观鸟人士分析认为,白鹇在宁波没有理由没分布,只不过暂时没实证而已……但愿在不远的将来,白鹇也能在宁波华丽亮相。”

而这个“不远的将来”,据我所知,最晚出现在2021年10月5日。那天,我的一位喜欢拍鸟的外国朋友山姆(sam,宁波一所大学的老师),在鄞州区横溪镇的山里拍到了一只白鹇雄鸟。

而仅过了一个多月,也就是在2021年11月,我在攀登海曙区龙观乡的鹁鸪岭之后下山,竟也有了偶遇。那天,下到半山腰,忽然前方“扑啦啦”一声,一只棕褐色的野鸡从我眼前飞过,从山路的右边飞到了左边的林子里,眨眼不见了踪影。我被吓了一大跳,尽管不可能反应过来立即拍摄,但还是清楚地看到了它那张开的尾羽外缘上的一排明显的白斑。毫无疑问,这是白鹇的雌鸟!天哪,这是我第一次在宁波境内见到白鹇!

白鹇在中国南方分布很广。以前,我只在云南见过白鹇。

是的,有生以来,我第一次与白鹇相遇,是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是在2019年12月的一个上午,太阳才刚刚冒出山巅,我出发去拍鸟。刚拐过一个弯道,只见眼前的路面铺满了落叶,忽闻“扑啦啦”一声大响,约30米外的阴暗的路边灌木丛里,猛地飞出一只褐色的野鸡,只见它蹿入山坡的密林,犹能听到它落地后扒拉着枯枝败叶拼命逃走的声音。我愣了几秒,又往前走了几步,再次听到“扑啦啦”一声大响,一只白鹇雄鸟飞了起来。由于尾巴太长,它笨拙地扑腾着翅膀,努力飞向山坡。如果我足够机敏,或许可以迅速抬起相机,抓拍到一两张照片。但我还是像傻子一样愣在原地,完全忘了拍照,因为,它起飞的一瞬间实在太美了。看来,第一只飞离的,是白鹇的雌鸟。它们本来都是在附近觅食的。

2021年1月,在云南普洱市的山里,我通过蹲点,才第一次拍到了白鹇。

2

一只“痴情”的白鹇

在宁波本地居然从来没有拍到过白鹇,这事真的让我“耿耿于怀”。直到2025年4月上旬,机会来了。听鸟友说,动物园里意外出现了一只白鹇雄鸟,它经常在园内的小山坡上活动,还时不时到笼养鸟的笼舍外溜达。

还有这等事?它是野生的吗?我十分好奇。

就环境而言,宁波野生动物园建在东钱湖畔的丘陵旁,而东钱湖附近的山里原本就有白鹇分布(东钱湖与鄞州横溪镇紧邻,后来有鸟友在两地交界的山里多次拍到白鹇),因此有野生个体在动物园内的山里现身也算正常。

为了弄个清楚,我约了其他鸟友,一起到现场看看。

那天刚到那里,就看到那只白鹇静静地站在笼舍外的栏杆上,它不时瞅一下笼舍内部,对我们的到来并不感到惊慌,并不飞走。起初我不明白它站在那里干什么,后来别的鸟友笑着说:“你看笼舍里啊,有它的‘情敌’呢!”

这时我才注意到,笼舍内养着一雌一雄两只白鹇,那只雌鸟常躲在假山石的旁边,它几乎全身深褐,低调朴素,不留意的话还真不会看到它;而那只雄鸟却站在紧贴着铁丝网的地方,十分显眼。

过了一会儿,外面的那只雄鸟也跳了过去,与里面那位并肩站立。两雄隔网对峙,互不相让,有时还会猛地啄一下——当然,彼此都是啄不到对方的,因为隔着铁丝网。

趁着机会,我好好打量了一下白鹇雄鸟。

先说外面那位,可真不愧为大型雉科鸟类,它的体长明显超过一米,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头顶具有黑色冠羽,犹如后挽的发髻,脸颊鲜红;背部披着洁白“大衣”,其上绣着繁密的黑色V形斑纹;胸腹部蓝黑色,尾羽白色,亦多黑纹,长而蓬松。整体色彩可谓对比鲜明,让人惊艳。

而里面那位,其他倒也长得差不多,但有一个地方完全落于下风。那就是,由于长期被笼养,它的尾羽磨损得很厉害,就像只秃尾的白公鸡。

春季正是白鹇的发情期。外面那位显然看上了笼内的雌鸟,它似乎也觉得自己是典型的“高富帅”,比里面那位秃尾的情敌强太多了,故不时上门挑衅。

然而天意弄人,一层铁丝网成了难以逾越的天堑。

外面那位很无奈,它有时会回到一旁的山坡树林下觅食、休息,但过不了多久,它似乎忘了那道天堑,又站到铁丝网边上与情敌怒目而视。甚至,它还会飞过屋顶,到笼舍的后窗去看望“心上人”。但可惜的是,忙活了很久,依旧没有任何进展。

3

来源成谜

那么,外面这只白鹇到底是哪里来的?

在我们拍摄时,一旁的饲养员说,这只白鹇原先并不在这里,而是在2024年年底才出现的。一开始,它很胆小,对人比较警惕,主要在笼养白鹇对面的小山坡的树林里晃荡。后来,饲养员在给其他鸟类喂食时,有时也会顺便在树林边缘撒一把玉米。慢慢地,这只白鹇胆子变大了,不仅会下来吃玉米,后来甚至干脆去“找对象”了。

那么,按照这个说法,这只白鹇应该是属于野生鸟类,只不过在美食与“美人”的双重诱惑下,慢慢变得不怕人了。

不过,后来我特意请教了动物园的一位领导。他却认为,这只白鹇不大可能是野生的。因为,多年前,动物园曾放养过几只白鹇,由于园内面积广大,有不少山体,因此很可能有的个体已经在山里野化,会自由地飞行、觅食。

如此看来,它的来源还真成了一个谜:既可能是野化了的家养个体,也不能完全排除是纯野生的个体。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只很有故事的白鹇,我想大家都同意吧?

最后顺便说一下,白鹇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大家到动物园如果见到它,请务必静静观赏,千万不要打扰它。

2025-05-11 □张海华 文/摄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13253.html 1 3 有故事的白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