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停车更方便了,再也不用担心外来车辆占用车位,小区环境也变得更有序了!”近日,鄞州区东柳街道东柳坊社区的改变,让居民李晓悦连连点赞。原来,东柳坊社区793弄双号的无人值守智能道闸系统正式启用,多年的居民停车难问题得以缓解。
其实这只是东柳坊社区解决的其中一个问题。从“无人管”到“自己管”,这个无物业小区越来越井井有条。
引入无人值守智能道闸系统
据悉,中兴路793弄双号是拥有30多年房龄的无物业老旧小区,在无物业的情况下,居民多次向片区网格员、政协委员反映停车难问题。东柳履职小组政协委员在多次实地调研后,形成多篇增设老旧小区停车位、规范电网等建议。
小区原有车辆20辆,2021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后,将停车场车位数量增加至24个,足以满足业主的停车需求。但因为缺乏统一进出管理,没有专人巡查和规范,导致外来车辆长期停放,占用本应服务于居民的公共车位,部分“僵尸车”长年停放不动,既占用空间又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居民正常停车。
在了解居民诉求后,政协委员联合社区召集社区当家人协商议事,对停车问题面对面交流,居民代表、党员志愿者以及相关部门展开“头脑风暴”,共同商量如何破局。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共识慢慢诞生:在小区内引入无人值守智能道闸系统。
党员志愿者带头筹集资金
由于缺乏专项维护资金,居民对于需要自己拿出资金维护的情况不赞同,导致系统引入并不顺利。这时小区内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主动先筹集资金,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逐步上门动员其他居民。
经过一年时间筹集资金后,5月6日,793弄双号正式启用无人值守智能道闸系统。通过自动识别车牌、收费管理、数据留痕,实现了小区车辆进出有序、车位资源合理利用。在完善设施和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东柳坊社区还注重“建管并重”,明确将智能道闸产生的收益用于小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探索形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循环”的治理模式,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设置智能充电桩,治理楼道飞线
除了解决停车问题,居民对楼道飞线也是常常抱怨。这些“飞线”不仅破坏楼道环境,更存在严重的触电、漏电、短路和火灾隐患。社区网格员和政协委员、小区党员志愿者一起对全小区飞线充电现象进行逐楼逐层摸排,结合原有非机动车停放点位,在小区两侧空地设置集中式智能充电桩,引导居民规范停放、扫码充电。“以前总觉得‘飞线’不是大问题,现在真有了更好的方案,大家都愿意配合。”居民李阿姨表示。
通过引导居民带头自治,如今东柳坊社区从“无人管”走向“自己管”,走出了一条老旧社区治理的新路径。记者 王悦宁
通讯员 陆婧楠 杨柳青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