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色化万千,古韵谱新篇。
记者从宁波市委宣传部获悉,2025年第三场“文艺大师开课了”活动将于明天(本周五)下午3时在宁波市青少年宫新城活动中心2号楼4楼音乐厅举行。
届时,宁波市文艺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将分享他的青瓷人生,并现场展示绝活——“跳刀”技艺。
徐朝兴1943年出生于浙江龙泉,是龙泉青瓷的传人。
龙泉青瓷,始烧于三国两晋。宋代,龙泉窑开创了著名的哥窑和弟窑,龙泉哥窑也成为“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其配料、成型、修坯、装饰、素烧、施釉等工序,每一道都考验着工匠的技艺。
“跳刀”是装饰阶段的一种技法,技术高超的匠人,每秒钟可刻制出多达500道的刀痕。“用脚踩的那个设备有缺陷,跳刀跳不起来,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规律,我真正掌握跳刀是在2000年,我们要自己寻找新的出路。”如今,为练出一手跳刀绝技,徐朝兴的指纹早已被磨平。
“我与龙泉青瓷已紧紧联系在一起,是龙泉青瓷塑造了我,我的一生属于龙泉青瓷。”这是徐朝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常说自己是个“老陶工”,今年83岁的他,依然整日泥巴、刻刀不离手,在他看来,把青瓷技艺传承与延续下去,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2017年,徐朝兴被聘为宁波市文艺大师,在宁波建立工作室,地点设在上林湖畔施珍的上越陶艺研究所。
“我是宁波女婿,宁波的饭没少吃、水也没少喝。”这是徐朝兴与宁波的第一层缘分。
第二层缘分,便是刚刚获评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施珍。
2000年,家学渊源的青瓷传人施珍学成归国,扎根上林湖畔,从“零”起步,开始烧窑、制窑。起初,烧制屡次失败,施珍一个人坐着大巴前往龙泉,拜见徐朝兴,向他请教烧窑失败的原因。
被施珍执着的毅力说服,不轻易收徒的徐朝兴耐心地指点了施珍。后来,施珍成为徐朝兴唯一的女弟子。2018年,师徒二人共同入选“浙江工匠”,成就一段佳话。
自获聘宁波市文艺大师以来,徐朝兴来宁波的频率越来越高,他与施珍二人不断对古代纹饰、造型进行研究探讨,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发展创新,为弘扬越窑青瓷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还多次走进甬城校园,为青少年讲解、展示青瓷文化与技艺,指点宁波市青少年陶艺大赛,培养传承人。这位“磨光指纹的大国工匠”身体力行,将传统技艺之美传输到学子心中。
据了解,本次公开课以“青瓷艺术人生”为题,徐朝兴先生将从一双无指纹的手讲起,分享其从艺经历、人生感悟,对青瓷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和普及。他还将展示“跳刀”绝活,对青瓷作品进行鉴赏点评。活动现场将展示徐朝兴龙泉青瓷精品2件、施珍越窑青瓷精品2件。
本场活动将在宁波发布、甬派、宁聚同步线上直播。记者 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