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座城市的综合魅力,游客接待量是最直观的量化标尺之一。4月27日下午,记者从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2025年一季度,宁波市全域旅游客流市场向好,在政策支持和消费信心提振下,旅游市场展现了强劲复苏动能,游客接待量增长明显。
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3月,宁波市全域游客数为2903万人次,同比增速13.9%,增速位居省内第二;宁波市过夜游为1518.2万人次,同比增长19.9%,增速位居省内第三;旅游收入370.3亿元,同比增长16.5%,排名第三。
4A级以上景区是主力
今年1月-3月,全市10个区(县、市)全域旅游人数实现全面增长。
其中,总量位列前三的是鄞州区、海曙区、慈溪市,游客数据分别为782.2万人次、738万人次和612.5万人次。增速位列前三的是象山县、北仑区、奉化区,同比增长分别是22.3%、22.1%、21.2%。
同时段,全市纳入监测的A级景区为89家,总接待量为1579.64万人次,顶起了宁波市全域旅游客流市场的“半边天”。其中,4A级以上的景区是绝对主力,游客接待量为1244.52万人次,占比78.79%。
截至目前,全市A级旅游景区中,5A级2家、4A级35家、3A级52家,5A级和4A级高等级景区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三,在11个省内城市中列第二。数据显示,全市现有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等八大类型文旅资源单体共6181个,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山水观光、人文故居、主题乐园、古镇街区、历史名村、康养度假以及“农业+”“商业+”“工业+”“水利+”“科技+”等旅游景区类型多样,覆盖广泛,景区依存环境、空间容量总体较好,发展前景好、潜力大。
省内游客占“大头”
那么,我市全域旅游客流群体存在哪些特点?从客源角度分析,1月-3月,全市接待省内游客依旧占“大头”,数据为81.2%;省外游客占比18.8%。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省内游客构成中,县内游、跨县游和跨市游分别占比63.1%、19.3%和17.6%,从性别占比来看,男性占比65.6%,女性占比34.4%。
住宿业总体平稳。1月-3月,全市住宿业平均入住率为46.58%,同比增长2.26%。另以清明假期为例,全市登记入住游客数为36.7万人次,同比上涨3.56%,平均入住率为62.56%,同比增长8.03%。
数据跃动的背后,是山水人文的吸引力与城市治理的服务力同频共振。让我们期待“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再掀热潮!记者 谢舒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