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书,对阅读怀揣着无尽的热爱,而小说,则是那片浩瀚书卷中我最钟情的港湾。曾经,在那书籍稀缺的年代,我是逮着什么书便看什么书,不论是泛黄的旧杂志、尘封的报纸,还是朋友间传阅的手抄本,甚至是寓言、童话,只要字里行间蕴含着故事的火花,都能成为我如饥似渴汲取精神养料的源泉。
当我一旦翻开书卷,踏入小说的奇妙领域,便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饭不思觉不睡,时间仿佛凝固,周遭的一切喧嚣都悄然远去,只剩下我与书中人物,与他们的悲欢离合紧紧绑在一起,共同经历那每一个心跳加速的瞬间,每一次灵魂深处的触动。
这份对阅读的痴迷,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世界,也拓宽了我的人生视野,让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审视人生,理解人性丰富与复杂的一面,为我的精神生活注入了斑斓的色彩。
每拿到一本喜爱的新书,总会先贪婪地闻一下书中墨香,让那淡淡的香味萦绕鼻尖,仿佛在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前,必经的一种仪式。
生活的其他方面,能节约就节约,但对于购书,我从不吝啬。记得刚搬入这个新家不久,老宅里那堆积如山的书籍还没来得及搬过来,新家的书柜早已被新购置的书籍填满。为了那畅快的阅读体验,我经常不惜代价甚至是“一掷千金”:一次看一篇网络小说,看到紧要处要付费,我毫不犹豫地付了二百元,看着看着又要付费了,又付了三百元;后来,我怕这个跳出来的页面再打断我,一下子又付了五百元。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鲜活生动的人物,如磁石般吸引着我,让我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欲罢不能。有朋友说我被骗了,我也知道这是他们盈利的一种方式,但当时的我,就是愿意为此消费买单。对于这样纯粹的精神满足型的消费,我承认缺少抵抗能力,每看到公众号上推荐好书,我都会毫不犹豫下单:刷到《马未都讲透唐诗》一书的推荐时,心中的阅读渴望又被点燃,当即下单;董宇辉推荐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人生的枷锁》等书时,我想这“月亮与六便士”究竟怎么回事,随即拍下;看到《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被众多读者夸赞,我想知道“到底允许什么发生”,也果断购入了。
长时间看纸质书让我的眼睛不堪重负,于是,近年来我尝试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听书。做家务时、散步途中,《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人生》等经典小说,通过朗读者的声音缓缓流进我的心海,仿佛一幕幕电影画面在眼前闪过。当听《平凡的世界》听到“田晓霞牺牲”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不禁悲痛地恸哭起来!心底直怨:好人怎么就没好报呢?先生看我这副模样,调侃我林妹妹又附体了,直叫我别听了别听了,休息一会吧!
听书,不仅保护了我的眼睛,还让经典名著融入了生活的每一处缝隙,也纠正了我不少原来灵桥牌普通话的不标准的发音,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温度。
在浩瀚的书海遨游,看了那么多作品,对我来说,最让我震撼的,是杏林子写的《生命 生命》一文,它如同一道穿透云层的天光,直抵我的灵魂。我觉得,这篇短短几百字的文章,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我一遍一遍地、逐字逐句地读着,仿佛看见那只被困的飞蛾在作者掌心剧烈扑腾,它纤细的翅膀与人类的手掌相比,渺小得近乎微不足道,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命运的牢笼。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飞蛾翅膀振动时的气流,感受到它对生的渴望,那是一种绝不屈服的倔强。还有砖缝中那株小小的瓜苗,在恶劣的环境下,仅靠着一点雨水,就冲破坚硬的阻碍,昂然挺立。它嫩绿的叶片在黑暗中舒展,像在宣告生命的奇迹!
合上书本,我久久不能平静。望向窗外,小区里的草坪上,花草正迎风摇曳,它们或许随时会被暴雨打落,但此刻,它们生长得那样热烈!我忽然明白,生命无论大小,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在浩瀚宇宙和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个体生命确实短暂而脆弱,可只要心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即便如萤火,也能无惧黑暗、照亮一方天地。此后,每当生活中遇到些挫折,脑海中总会浮现那飞蛾扑腾的身影、那瓜苗破土的画面,它们时刻提醒着我——要珍视生命,要激发潜力,要以顽强的姿态,在有限的时光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长期坚持不断地阅读,悄然改变着我。曾经,写作对我来说是件难事,如今,得益于大量阅读与不断磨炼,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陆续在各媒体端发表了几十篇文章,还幸运地加入了市作协、省民协。这一切,都是阅读赠予我的珍贵礼物。
我也想把这份阅读带给我的美好体验分享给更多人。我想告诉人们,无论何时,都不要停止探索和学习。在那些经典的文字中,有我们想要的情感慰藉、生命力量和人生方向。每一次投入地阅读,都是一次自我生命的提升,都在向着更好的自己迈进。
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确实为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美好的体验与收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书海中遨游,收获属于自己的进一步成长与期待中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