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上午,“AI赋能 智媒变革”地市媒体交流暨城乡融合看嘉兴百家党媒主题采访活动在嘉兴启动,来自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近200名代表齐聚禾城,共话媒体融合的未来与城乡融合的蝶变。随后,媒体采访团开启了采风活动,以笔头、镜头丈量“嘉禾共富”的创新实践。
2004年,中共嘉兴市委明确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一回首,20年转瞬即逝,“千万工程”的累累硕果,在嘉禾大地上接续谱写和美乡村的建设华章。
产业兴旺 催动农民富裕的核心密码
这两天,在位于嘉兴南湖区余新镇的绿康米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陈强根电话不断。“眼下是春耕备耕农忙的时候,田间管理很重要,我们这里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几乎什么农机设备都有。”陈强根笑言。作为当地的社会化农事服务中心,绿康米业直接带动周边粮油农业种植大户263户,安排就业126人,社会化服务辐射面积达到50000余亩。
随着绿康米业粮油全产业链的做大做强,产业兴旺也为当地带来了更多致富出路。以余新镇长秦村庙浜为核心,近年来,当地发挥农业村的稻田资源优势,结合‘稻米文化’和‘余新三宝’,做强‘稻来米in渔里’品牌IP,南湖区全力打造了“渔里问道”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在田间地头绘就一幅栩栩如生的现代农业“新丰景”。
同时,嘉兴大力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种业、农文旅融合等领域,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在2024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县域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中,嘉兴南湖菱、湖羊、黑猪、杭白菊等12条全产业链入选。
“我们希望深挖‘土特产’优势资源,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将乡村‘土特产’变成富民强村、兴业致富的‘金字招牌’。”嘉兴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真表示。
和美乡村 谱写诗画江南的崭新篇章
4月11日,在桐乡市屠甸镇荣星村足球公园“球迷之家”的咖啡馆,假期回村的年轻人、周边的村民,点上一杯咖啡,看着精彩激烈的足球比赛。
“3月份以来,每周五晚上都安排了比赛,周六周末也有自发来踢球或是临时预约赛事的团队。”荣星村党委书记姚勤锋说,这两年,随着村里足球公园的建设,足球IP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张“金名片”,已举办、承接各类足球赛事超300场。
在嘉兴,乡村业态有“体育+”赋能,也有“文化+”的加持。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2023年11月,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在嘉兴举行。以“世界”为名,以运河历史文化为载体,嘉兴拿出了“中国古镇看嘉兴”的鸿篇巨制。比如桐乡市濮院镇,曾以“日出万匹绸,嘉禾一巨镇”而著称,明清时期位列江南五大名镇之一。2016年濮院镇启动古镇有机保护提升,让古银杏、翔云观、古桥群等流淌着记忆的地标愈发精神的同时,与时尚产业相融合,成为中国古镇旅游新标杆。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嘉兴市乡村休闲游共接待游客4850万人次、营收5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2.1%。
幸福蝶变 呈现和谐生活的多样维度
水清岸绿、鸟语花香……漫步在嘉兴经开区长水街道中南公园,绿化造景整洁大气,运动广场、儿童游乐区、健身活动区等社区公园的多样性功能被周边居民赞不绝口。“居民想要社区里有什么样的功能,我们会通过社区议事平台倾听大家的意见,遇到难题大家一起出主意,群策群力才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鲍红笑言。
2022年,中南社区被确定为嘉兴市首个体卫融合试点社区,后又升格成为国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社区,创新探索体卫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市乃至全国试点提供实践样本。
2024年4月,嘉兴经开区“双溪春好”叙新会上,双溪湖公园及城市学习中心、都市文旅中心、城市康养中心等项目提上日程,与在建的高铁新城文化中心、时尚体育中心、嘉邻中心等共同构成双溪湖超级未来社区“一园七中心”核心配套,全面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20多年来,随着嘉兴乡村的美丽蝶变,城乡差距的鸿沟方方面面都在不断缩小。未来,嘉兴将全力规划好、建设好“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推动产业、人口、服务、基础设施等在发展轴上有机融合、全面融合、深度融合,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通道、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载体。
本版图文均由
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