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年的春天,徐霞客在其游记中提笔写下“自宁海出西门”时,或许不会想到这寥寥数字会成为400多年后一座城的“文旅密码”。
2025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重返宁波,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旷古游圣笔下的山水胜景仍在,而那些泛黄的书页已化作叩开城市文化心门的鎏金请柬。
让文字“活”起来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400多年前,徐霞客从宁海西门启程,历经30余年著就影响后世的超级文化IP——《徐霞客游记》,这是一部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千古奇书。
关于《徐霞客游记》为何从宁海开篇,目前尚无定论。
有人说,他认定宁海是祖国山脉走势之南龙大脉的东首;也有人说,他想圆梦重走诗仙之路;还有人说,他深受明代大儒的影响,想去探寻宁海境内的道源佛宗天台山……
无论何种原因,宁海确实因为徐霞客的游记而名声大噪,吸引了无数热爱探险的背包客前来,探寻一代游圣的足迹。
事实上,徐霞客曾两次踏足宁海这座海湾城市。
他在宁海游历猎奇,走过了长达120公里的“霞客古道”;沿途,时而碧树清溪,时而瀑潭相叠,时而怪石嶙峋;首宿梁皇山、险渡水母溪、取经筋竹庵……
当年徐霞客走过的景点,依稀可辨。
更深层的启示在于:文旅的终极价值,不是贩卖风景,而是唤醒文明认同。
当游客因文字慕名而来,历史不再是古籍中的墨迹,而是可触可感的城市脉搏,是山间的一缕风、古道上一块温润的青石,更是今人与古人共享的“人意山光”。
历史与当下“互粉”
今天的主会场选择宁波,恰因它深谙如何让历史与当下“互粉”。
与霞客结缘,宁波“用一本书打开一座城”,2001年宁海率先提出倡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的日子——5月19日,作为“中国旅游日”来纪念。
紧接着的2002年,宁波宁海举办了首届徐霞客开游节,积极地宣传和呼吁,该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支持。
十年磨一剑,2011年国务院决定将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同年,首个“5·19中国旅游日”庆典主会场活动在宁波宁海隆重举行。
如今的宁波,霞客元素早已“破圈”。
15年来,宁海坚持打造“5·19中国旅游日”和“徐霞客”品牌,不断推动宁海旅游高质量发展;
成立徐霞客研究会,发起“中国当代徐霞客”评选活动,更让霞客元素融入宁海城市,从霞客居、霞客路、霞客公园,到霞客宴、霞客展、霞客马拉松;
借着霞客古道,持续举办被列入全球顶级越野跑UTMB的宁海越野挑战赛,积极打造户外运动之城。
15年后,宁波再次承办“5·19中国旅游日”全国主会场活动,推出主题日、主题周、主题月、主题季四大系列近千场活动,举办启动仪式、《山河行歌》情景剧演出、“5·19”文旅大集、国际旅行商交流对洽、“5·20”红妆盛典……
这些策划让“徐霞客”不再是景点广告牌上的古人,而成了游客朋友圈里的“旅行搭子”。
未来之书以何续写
站在“中国旅游日”主会场,宁波正以未来之笔续写《徐霞客游记》——执笔者是“Z世代”,是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
5月的甬城,山海如故,书页翩跹,“徐霞客”达达的马蹄声渐近。
当《徐霞客游记》开篇场景在宁海西门重现,当大批游客“重走霞客路”,当宁波市非遗文创展、“5·19”文旅大集等特色活动接踵而至。宁波展现的不仅是历史厚度,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创新气度。
正如《山河行歌》情景剧中古今行者的对话,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终将让徐霞客笔下的山水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当科技赋能让文化记忆焕发新生,当青春力量为历史IP注入活水,我们期待的不仅是千万游客的奔赴,更是一场文明薪火永续的时代叙事。
毕竟,真正的文旅传奇,永远书写于历史与未来交汇的当下。记者 谢舒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