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从7组家庭成长到6000组

这个社区带娃读书有一套

庆典活动现场。

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4月20日上午,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春日书香·悦读同行”小蜗牛公益亲子阅读会13周年庆典温暖启幕。这场由小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小港街道文化站、竺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妇联联合小港城区幼儿园共同打造的阅读盛宴,以“阅读+公益+成长”为主线,以“蜗牛速度”丈量阅读初心,用13年时光书写了一部家庭、社区与儿童共生共长的温情故事。

绘本剧开启时光隧道,志愿精神传承“蜗牛速度”

上午9点,活动在童趣盎然的《10只青蛙迎春天》绘本剧演绎中拉开帷幕。10名身着翠绿色蛙形服饰的小朋友,在老师的讲述下,用稚嫩的肢体语言演绎着春天的故事;台下家长纷纷举起手机,镜头闪烁间,亲子共读的温馨瞬间在光影中定格。

“从2012年4月的7组家庭到如今覆盖全社区的‘阅读朋友圈’,‘小蜗牛’用13年时光证明:阅读是最长情的陪伴。”竺山社区党委书记沈红燕的致辞中,一组数据勾勒出品牌成长“年轮”:累计开展活动800余场、培育公益讲师60余人、受益家庭累计达6000多组。

“第一次给孩子们讲《猜猜我有多爱你》时,看到他们眼里的光,我就知道这份‘蜗牛慢’的事业值得坚持。”公益讲师代表陈妈妈捧着证书说道,“现在我的孩子也成了‘小蜗牛’的忠实粉丝,这就是阅读的传承吧。”

书香家庭晒出“共读秘方”,十年评选筑牢阅读根基

“每晚爸爸都会‘变身’大灰狼,妈妈学猫头鹰叫,我负责给故事打分!”当王妈妈家庭作为“书香家庭”代表分享亲子共读日常时,台下传来会心的笑声。10户获奖家庭手捧证书站成弧形,屏幕上轮播着他们的“阅读打卡日记”:有爸爸用漫画记录的共读心得,有孩子在绘本上的涂鸦留言,更有全家在社区阅读角的合影……

“我们通过‘21天亲子阅读挑战’‘家庭绘本剧大赛’等载体,让阅读从‘任务’变成‘期待’。”竺山社区妇联工作负责人表示,“书香家庭积分制”已纳入社区治理体系,累计100多户家庭通过阅读获得“社区服务增值权益”,真正实现“以阅读促家风,以家风带社风”。

庆典高潮处,10名小朋友推着绘有蜗牛图案的蛋糕缓缓走来,全场齐唱生日快乐歌,彩色礼花绽放。“当年抱在怀里听故事的孩子,如今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小蜗牛’,这就是最动人的传承。”退休教师陈老师感慨道。

沉浸式阅读场景,激活“玩读”新体验

庆典的秘密藏在“书香童乐会”的各个角落。孩子们手持“畅玩卡”,穿过“蜗牛书趣岛”,6岁的朵朵正蹲在“书蔬交换站”前计算“汇率”——2本旧绘本可换1把小葱或3颗番茄。“这是我们的‘阅读经济学’。”小港城区幼儿园老师解释道。5岁的天天举着新换到的《神奇校车》兴奋地说:“我的旧书又有新家啦!以后我要读更多书来交换!”

最热闹的当属浃江红领共富集市,党员志愿者摆开摊位提供亲子阅读指导,社区医生现场科普“护眼小知识”,海濡农耕展销区摆满了传统美食;而孩子们则化身“小摊主”,将义卖所得投入“蜗牛公益基金”,用于购买绘本捐赠给山区儿童。

作为宁波市“首批亲子阅读推广基地”,竺山社区始终将阅读作为儿童成长的“铺路石”。“我们不仅关注‘硬件’,更注重‘软件’的培育。”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小蜗牛”已形成“1+3+N”服务模式:1支专业公益讲师团队,3大特色活动品牌,N个共建单位资源。

从7组家庭的星星之火,到6000组家庭的燎原之势,竺山社区的实践证明:阅读不仅是个人的“精神修行”,更是社区治理的文化纽带。当“蜗牛速度”遇见“成长加速度”,当家庭书房连通社区客厅,这或许正是这场持续十三年阅读马拉松的终极意义。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吴灵丽 文/摄

2025-04-22 13年从7组家庭成长到6000组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10293.html 1 3 这个社区带娃读书有一套 /enpproperty-->